烟草在线据玉溪新闻网报道 红塔集团,始于1956年的民族工业传奇。
2013年2月底,红塔集团召开第十八届一次职代会暨第十五届二次工代会。这次会议上,红塔集团提出: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战略任务和“5211”品牌发展目标,强思想、强品牌、强管理、强队伍,着力加强组织保障、运营保障、管理保障、文化保障,奋力推进集团转型发展取得新突破。
转眼间2013年很快就走到了年末。透过一个个红塔人饱满的精神面貌,我们发现,“四强”发展的提出,让红塔人更加明晰了接下来的发展之路——这就是实现集团转型发展的路径,红塔集团要用这“四强”共同支撑集团“转方式、调结构”战略目标的实现,推动集团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红塔人来说,“四强”中的“强思想”无疑是一个引领。如何以行业“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为统领,树立起集团的共同价值观?如何通过积极有益的探索实践坚定信心,加快转型?这些思考,成为了每一个红塔人前进的动力。
山高人为峰。走近红塔人,你会发现:勇气和活力,创新和坚守——年长的不念艰苦岁月,只道光明前景;新一代踌躇满志,勇攀高峰;一方巾帼不让须眉,一队先锋积极模范。你会发现: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立足岗位报效企业,只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企业的宏伟目标;他们洒下的汗水,将汇聚成海,折射出红塔灿烂的未来之光。
这就是红塔的力量。无论企业面临怎样的挑战,红塔集团永远上下一心,红塔人用“艰苦奋斗、服从大局、真抓实干”的共同价值观,在中国烟草行业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
先锋模范领军强 榜样的力量大
在红塔每一支队伍里,都高高地飘扬着一面旗帜:先锋模范——这是一面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可以用心感受的旗帜。这些先锋模范,都是一些平凡岗位上的普通红塔人,他们用自己的敬业精神,抒发着报效企业的决心;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和追求,默默地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人一起全心全意奉献。
红塔集团昭通卷烟厂动力车间锅炉调度作业长李荣就是这样一面旗帜。已经进入不惑之年的李荣于1989年进入昭通卷烟厂至今,一直在动力部门与锅炉打交道。与锅炉打交道是一项艰苦又具有高风险的工作,李荣说:“既然选择了锅炉专业,就要把责任扛在肩上,越是有风险的工作,越要有人来承担。”在工作的20多年里,他先后从事过司炉工、仪表热工、35吨锅炉修理工等工作,为工厂的发展作出了许多努力和贡献。但说到成绩,他一直坚持,这是一个团队努力的结果:“动力部门的工作不像其他工种,是整体性的工作,工作成绩都是大家共同苦出来的。”
责任的担当,团队的合作。红塔人在每一个基层部门默默地实践着这样的理念,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就像螺丝钉,也许在机器上最不起眼的地方,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卷包车间的赵琪就是这样一颗重要的螺丝钉。2004年,“中华杯”首届全国烟草行业烟机设备维修职业技能竞赛在上海举行,代表云南中烟工业公司参加PASSIM80机型维修竞赛的赵琪在来自全国的“高手”中显得很不起眼:外形并不是很英俊潇洒;学历是最低的一个;与PASSIM80机型亲密接触的时间最短;在参加云南中烟工业公司的选拔赛中成绩也不是很理想。然而,三天的竞赛结束后,赵琪被国家局授予“全国烟草技术能手”称号,并被列入全国烟草行业高技能人才库。“赵琪取得的成绩是苦出来的!干出来的!”车间领导的称赞解释了赵琪成功的秘诀。赵琪工作非常用心和努力,从事车间的修理工时,赵琪就抓住一次次的学习机会,使自己的理论和维修技术得到不断提高。后来,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PASSIM70的维修技术,并逐步成为硬包车间的技术尖子。
吃苦耐劳,勇攀高峰。红塔人用执着的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一个个不平凡的奇迹。
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云南省第八轮职工技术技能大赛“技术状元”、在红塔集团内部被同事们称为“玉烟双雄”、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卷包二车间的张良、李承华无疑也是一面催人奋进的旗帜。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勤奋学习,善于学习,视野开阔,技术创新,是张良、李承华的共性。张良做事踏实,李承华对技术精益求精,两人钻研技术都有一种近乎疯狂的钻劲儿和超人的“再学习”能力。张良自己掏钱购买了一台价格不菲的三菱PLC(可编程控制器),差不多把家里所有家电都编程设置在了自动状态——几点煮饭、几点洗衣、几点开电视都靠这个机器控制。这种超强的学习能力使他能够做到对高速卷包电气设备维修游刃有余。李承华在培训中听过的最怦然心跳的一句话是“人机一体”。自从当了修理工,李承华简直是到了忘我的境界,上班是包装机、下班是包装机,梦到最多的还是包装机。做修理工十多年间,两人参与了车间大大小小各种技术改造、创新工作,获得的专利、科技进步奖状可以放满几个抽屉,硕果累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就是每一个红塔人“十年磨一剑”的韧劲,立足本职,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才让红塔集团度过了一个个市场挑战,取得了一次次市场成功。
和红塔集团的发展一样,大理卷烟厂卷包车间包装机修理工李惠峰也创造了个人发展的一次次奇迹:这个进厂时只有初中学历的学徒工,工作26年来,用汗水创造了大理卷烟厂的诸多第一——第一个在省内烟机维修技能竞赛中获得前三名、第一批通过鉴定考试获得烟机维修技师资格、第一个代表集团参加国家级维修技能大赛、第一个获得全国烟草行业技术能手称号、第一个考取烟机维修高级技师……不懂技术,他一点点问了记下来;不懂英文,他一个个单词查了背下来。通过不懈努力,他在职取得了中专、大专、本科的函授学历,又无私地通过言传身教为车间带出了数十名优秀的操作工和修理工。李惠峰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了外国专家的好评和同事们的赞扬。
务实为先,创新求远。“山高人为峰”的企业精神已经融入了每一位红塔人的血液中,红塔人的每一份努力和成就,都在体现红塔的价值观。
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卷包一车间“五一”劳模李占荣,是红塔集团屈指可数的“一级维修师”。20年前进入集团,从此,修理成为李占荣毕生的追求和无悔的事业。李占荣以保障设备作业率和培养后备人才为己任,20年如一日辛勤劳作。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李占荣练就了高超的技能,他不仅精于为生产服务,更勤于传播知识与技能。在工作中,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绝招”传授给年轻的维修人员,更参与到集团《维修师》杂志的创办中,担当卷包电气维修案例专栏的编辑工作,让更多人分享实践的硕果,齐心协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在红塔集团每一位先锋模范身上,都能看到这样的共性:努力、学习、创新、团结、奉献。这样的优秀品质,形成了一股榜样的力量,吸引着更多的人一起努力,共同奉献,才能创造红塔最美好的明天。
老骥伏枥责任重 传承的力量大
古时曹操写《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思是说老了的良马虽然伏处在马房里,仍想奔腾千里。在红塔集团,这样的良马,是集团的财富,承担着技术、思想、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
2010年年底,玉溪卷烟厂利用T3M系统对全厂24个部门的2300名员工进行了测评,在测评结果中发现了一个情况:一群老员工,他们是厂里“宝贵的技术财富”,踏实肯干,为企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却因文化水平有限,还只是普通的一线维修人员。为了解决这些“老兵”的职业发展规划问题,2011年年初,红塔集团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聘任活动,22名员工被聘请担任重要的工作。玉溪卷烟厂卷包二车间年近六旬的胡思雄被聘为维修作业指导师,这位有着30多年维修经验的“老维修”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发展通道。“没想到自己快退休了又得到这样一个发展机会,这对我是一种鞭策,作为新的起点,我一定把我多年来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下去。”胡思雄说。
在红塔集团,像胡思雄这样的老员工还有很多。集团劳动模范,昭通卷烟厂的杨云就是其中之一。1965年出生的杨云,在昭通卷烟厂工作27年,从事的都是一线员工平凡而普通的工作。他对待技术问题从不服输,可以一顿两顿不吃饭,但一个问题解决不了、一项技术不能掌握,他绝不会停止。经过长期的理论学习和操作实践,杨云在切丝岗位上练就了一套绝活:“看、摸、抓、听”。刀片、砂轮的位置稍有不对,他一眼就能看出,比千分尺还精确;用手接触生产的烟丝,就能准确判断烟丝的水分含量,双手成为了有血有肉的水分仪;抓一把烟丝,就知道烟丝的宽度是否达标,感觉成为了天然的影像仪;就是听设备运行时发出的声音,他一听就能判断出是否正常,耳朵成为了设备的“听诊器”。他在从事切丝机操作工的20多年里,从未出现过质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