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悠悠黄河水,赋予了她蓬勃向上的气魄;巍巍云台山,见证了她展翅腾飞的信念。
1975年,河南农业大学在全国高等院校率先创办烟草专业学历教育。自此,园丁们开始承历史之重任、播教育之火种、育栋梁之人才,用自己的辛劳揭开了为中国烟草输送科技英才的绚丽篇章。
在河南农业大学百岁寿诞来临之际,记者来到这里,探究烟草学院38年来的励精图治、开拓拼搏。
从烟田中走出的专业
“这是一个从烟田中走出的专业。”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院长刘国顺饱含深情地讲述了那段难忘的历史。
“我国烟叶和卷烟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1/3,然而对烟草的研究却迟于欧洲100余年。”刘国顺介绍,“烟草起源于中南美洲,传入中国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直至1913年烤烟才在中国内陆试种成功。”
上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时任河南大学农学院院长的王鸣歧博士,把留美带回的烟草种子和相关图书资料一并交给河南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前身)栽培教研室刚留校任教的訾天镇,让他根据有关材料进行烟草品种的比较和种子的繁育工作。
当时,年轻的訾天镇并没有意识到,他的细心观察和潜心研究会成为我国高校开创性的烟草教研活动。
1972年,河南农学院从郑州市搬迁至离许昌市区15公里的一个农场里,更名为许昌农学院。
许昌是中原地区粮食主产区。农学院搬到这里,可以更好地结合实践搞科研、指导农业生产。此外,许昌也是河南烟叶主产区,当时被誉为“东方弗吉尼亚”。这对于刚开始涉足烟草研究的訾天镇等人来说,是如鱼得水。
“最初烟草专业属于大农学范畴,烟草种植技术研究是个新鲜事物。”刘国顺说。訾天镇等人在深入当地农村调研时,农民咨询最多的是关于烟叶种植、病虫害防治和烘烤等方面的技术问题。
也就在此时,许昌地委领导多次找到农学院,希望他们为许昌地区培养烟草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一建议同当时农学院领导的想法不谋而合。
1975年10月,为了支援地方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农学院党委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在许昌地区招收烟草专业学生30名,开创了我国高等院校烟草学历教育之先河。
刘国顺就是那30名学生中的一名。他回忆说:烟草专业的开设,在全国引起了高度关注。第二年,当时产烟大省山东、安徽等地便纷纷来校委托代培烟草专业学生。1976年9月,经河南省教委批准,农学院又招收了烟草专业学生40人,其中省内30人,山东和安徽两省各5人。
在摸索中成长壮大
初生的烟草专业虽然弱小,但她在风雨中顽强成长。这也是刘国顺毕业后选择留校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万事开头难。由于是新办专业,最初仅有訾天镇、韩锦峰、郭月清、谈文等几名专业课教师和两名辅助教学的外聘专业技术人员,后来又调进了余运来、贾琪光和彭应贞三名老师。没有可以参照的教学体系,缺乏配套的教学设备,教材也需要自编自印。怎么办?凭着朴素的情感、豪迈的气概、乐观的志趣,老师和学生一起到生产一线寻找答案。
在韩锦峰的带领下,烟草专业的教师们深入烟区、埋头实验室,将教学、科研、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研究一点就示范一块、推广一片。郭月清带领年轻教师,连续3年在河南主产烟区襄城县蹲点开展技术服务,研究优质烤烟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栽培技术。后来,农学院和襄城烟草联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烟草研究所,作为烟草学本科教育的实习基地。
教学、科研和生产三结合逐渐开花结果。
1982年,烟草优质稳产低成本研究正式立项,经过长达8年的研究,总结出一整套烤烟优质、稳产、高效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并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大大提高了河南地区烟叶生产水平,并为其他产区的烤烟生产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1985年,在韩锦峰的带领下,我国第一代烟草腋芽抑制剂开发成功,提高了烟叶产量和品质,该项成果获得当年的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5年,《烟草栽培》教科书出版,后来曾作为全国烟草行业农业技术干部职称评定考试的主要参考书,书中许多资料就来自这一阶段“三结合”的科研成果。
……
1982年,农学院迁回郑州。也是在这一年,新组建的中国烟草总公司派人来到河南,同其达成了为全国烟草行业委托培养烟草专业大学生的10年协议。
1984年,农学院正式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烟草专业成为河南农业大学当时唯一面向全国招生的专业,其招生规模由原来每年招收1个班扩大到3~4个班。在分配毕业生时,由河南省计委、教委下达毕业分配计划之后,河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再进行二次分配。“连续许多年,烟草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河南农业大学的烟草专业就这样火起来了。”刘国顺说。
从专业走向行业
“走出校门,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刘国顺说。自1991年开始,从南阳方城到驻马店泌阳,从云南保山到新疆石河子,全国各主要烟叶产区到处都留下了烟草专业教研人员的足迹,“转双基因高抗虫烟草的遗传工程研究”等一项项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在这个过程中,河南农业大学烟草系迎来了最重要的发展契机——与国家烟草专卖局合建共创。
时间指向1997年11月19日。这一天,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以河南农业大学烟草系为主体,以研究烟草栽培创新技术、培育烟草新品种、提高烟叶质量为主攻方向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烟草研究基地”)正式挂牌。
“聚集全国一流的专家,建造一流的科研设施,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这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对烟草研究基地提出的要求和希望。”刘国顺说。
多年来,烟草研究基地以科教兴烟为宗旨、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他们没有把自己封闭在实验室里,而是主动走出象牙塔,在面向社会播撒科技种子的同时,扎根社会,从社会中汲取养料,为提高烟叶生产水平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在增加烟叶香气量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像今天的新品种选育、集约化育苗、平衡施肥、烟叶烘烤、国际型优质烟叶开发等重点科研攻关项目成果,都是从这里走向全国的。
2005年,在建设好烟草研究基地的基础上,双方又联手设立了烟草行业烟草栽培重点实验室;2009年,中国烟草总公司与河南农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关系框架协议;同年,烟草学本科专业被批准实行一本招生……在烟草行业的支持下,河南农业大学烟草专业不断发挥出高校优势。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河南农业大学在作物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二级学科烟草学,正式招收烟草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在同年挂牌成立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
由于学科建设卓有成效,2007年,作物学学科被评为河南省唯一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2008年,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如今,烟草学院已拥有烟草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烟草工程)2个本科专业,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38年来,从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走出去的毕业生总计3876人,其中博士24人(含博士后4人)、硕士460人、本专科生3392人。此外,这里还培养了农村实用人才、函授生等1000余人。学院同时承担着国家烟草专卖局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尤其是现代烟草农业的深入推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