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上,在充分肯定——行业经济运行取得好的开局——的同时,也重点强调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仍需增强,品牌及产品的创新管理仍有欠缺等。相比于成绩的肯定,问题的提示和解决当然更关乎“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与“确保各项经济指标顺利完成”。
这两个问题,
既是对标对标高质量发展的差距短板。准确把握“三新”要求,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指标合理增长上,也体现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旧动能有效转换上。这句话很关键,指标合理增长是基本要求,也是应尽之责,只要落实“16字”调控方针,增长就是有把握的,增长以及合理增长不等于发展方式转变、新旧动能转换。
也是今年一季度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一是调控的重心和节奏还不够科学合理,偏紧、过紧和失衡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有待解决,又产生了新的不平衡、不协调;三是结构增长偏快,低价烟距离满足市场需求仍有差距;四是部分品牌活力不足,产品创新和新产品表现仍欠缺成长性。
在这背后,有缺乏战略思维的问题,只考虑当前不考虑长远;有新发展理念认识不到位、执行不充分的问题,没有真正做到全面、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有整体性、全局感不足的问题,总是盯着一亩三分地算小账、计得失;有急功近利的问题,制定目标脱离实际,习惯以确保目标实现的名义搞层层加码。
所以,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找准根源、解决问题。
一方面,增长快并不意味着必然好,既要从片面追求快、过度追求快中转变过来,也要避免增长快“一白遮百丑”;另一方面,也不能把速度降下来等同于运行稳,降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降是为了更合理、更可持续,就降本身,也要看有没有合理满足需求、能不能精准化精细化、够不够科学合理线性。
在布置二季度经济运行的六项重点工作中,第二项“完善宏观调控,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出了——针对坚持稳、提升质、双侧发力和落实十六字调控——四个方面的明确要求。这“四个坚持”,既是完善宏观调控的政策重心,也是针对存在问题的对症下药,落实好 “四个坚持”,既要确保贯彻落实的严肃性,也要注重因地制宜的针对性。
第一,坚持“稳”字当头,把经济平稳运行和保持良好市场状态摆在优先位置。
在增长有把握的前提下,“稳”的本质是保持战略定力、巩固稳定预期。既要防思路上的头脑发热,前些年的经历让大家有足够的理性和克制,现在可能更多关注局部、阶段性的急进、冒进;更要防方法上的简单粗暴,不能为了稳而稳,硬减和硬压没有本质区别,关键看市场需求没有合理满足,客户利益没有切实保证,品牌状态没有有效维护。
这两年,行业运行调控的严肃性和延续性,让广大零售客户的经营信心和经营收益有了实实在在的大幅提升,在去年复工复工关键时期全产业链的全面发动、整体联动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如果说去年上半年还在呼吁建立稳定预期,到眼下就应当是巩固稳定预期,要保护好、发展好零售客户的积极性和支持度。
第二,坚持“质”的提升,实现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和企业效益持续提高。
从销量增加、结构提升“双轮驱动”切换到结构提升“单核牵引”,还远远谈不上“质”的提升,不过是需求拐点之后的压力倒逼。在消费意愿、消费场景、消费能力短期稳、长远弱的背景下,继续追求销量增加没有空间,保持结构稳步提升需要技术,现在要解决的,一是思维的更新,二是能力的提高,三是要有紧迫感,不能迷失在当期增长。
第三,坚持“双侧”发力的新要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需求牵引供给,既是目标,也是方法,是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深化和具体化,其目的就是推动从按订单组织货源延伸到按需求组织生产,过去渠道主导了需求,或者说需求被渠道过滤和筛选,将来要少一些主观和经验。反过来,要实现供给创造需求,在消费洞察、美感表达、情感连接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严控新品开发只是解决了粗制滥造。
这就离不开供、需之间的畅通顺畅,一边要厘清渠道的角色和定位,用技术——数据——而不仅仅是制度体系来规范渠道的需求满足,减少自由裁量和定位偏差;另一边要提高品牌的技术和能力,现在不少品牌自带两层滤镜,一层滤掉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一层美化了自己的真实水平,导致了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牵强和勉强。
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一是平衡,始终坚持“总量控制、稍紧平衡”,着力消除供过于求、供不应求、供非所求;二是动态的平衡,平衡是动态的,“按需”来加以调度,这个“需”既来自于市场需求,也有可能是政策指令;三是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平衡是基础,是前提,最终要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
第四,始终坚持“十六字”方针,在落实上要下足功夫,加强宏观调控的精准性,调整好市场状态、产销节奏、结构水平等重要经济指标。
对于“十六字”方针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认识上没有问题,也已经形成了充分的自觉性和连续性,但在技术上还有差距,在平衡、持续两个维度还有改进和提高的空间。一抓落实,偏松当然不行,偏紧、过紧也不行;二要精准,提高调控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三抓住关键,当前的重点,状态要可持续,产销进度、结构增长偏快的问题要解决。
从4月份的数据表现看,四点要求已经得到积极的贯彻落实,“五一”假期也有符合预期的指标实现,接下来就看6、7、8这三个月。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