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囡囡,你最近有没有买新书?拿来让我看看。”一天父亲问我。
“有啊有啊,不过好像都不适合你看。”我回父亲。
“那你下次帮我购置一些人物传记的书吧!我这边的书都看完了,需要补充一些新鲜‘血液’了。”父亲给我下了任务。
“好啊好啊!”我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父亲喜欢看书,我的阅读习惯就是他培养起来的。家里的藏书早已被他翻遍了,有些书甚至被翻得起毛边了,他还是看了一遍又一遍,津津有味。
父亲称自己小时候并不喜欢看书。那时,物质生活十分匮乏,再加上奶奶在父亲三个月大的时候就离世了,父亲总是把自己折腾得跟泥猴似的,整天在外面疯玩。当父亲到了入学的年龄,爷爷立马把他“扔进”了学校。
一开始父亲还是顽皮,上课拉拉前桌女同学的辫子,下课带男生们爬树掏鸟窝。为此,父亲没少挨打。父亲小学三年级时,学校里新来了一位王老师。在这位老师的影响下,他有了变化。
王老师喜看书,家里有很多书,其中就有非常适合学生看的小人书。黑白图片配上一小段文字,虽比不上现在的绘本,但在那个时期还是很珍贵的。对于父亲来说,虽然有个别字不认识,但是画面表述很清楚,连蒙带猜一本小人书很快就能翻完。父亲经常在王老师家看书看到很晚,每次都会忘记吃饭的时间。父亲说王老师培养了他的阅读习惯。
父亲学生时代最痛苦的事是没多少书能看,往往一本书从头到尾翻看好几次,书里哪页哪段做了什么标记都记得清清楚楚。他说那个年代闲钱不多,用于买书的钱就更少,而且书的选择也少,买到一本喜欢的书能让他高兴好长一段时间。
后来,父亲就千方百计地去借书看。他说每个人不可能都买同样内容的书,总是你有我无,我有你无。不过同龄人之间的书也不是非常多,以至于父亲的阅读生活曾有过一段无书可借的“冰冻期”。当打听到当时所就读学校的校长家有很多书时,父亲高兴坏了,每到周末就赶往3公里之外的校长家,把上周借的书还给校长,再借下一周要看的书。父亲这样的借书生活,足足持续了两年时间。
学生时代的大量阅读让父亲的知识面变得宽阔起来。后来在单位工作开会的时候,他从来不写稿子,在会议上发言常常是开口就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挑选书本的方式也越来越多,父亲一开始是去县城的书店里寻书,后来是直接上网去淘书。
父亲不会使用电脑,以前都是我帮他在网上订购。但从单位退休之后,他有了大把的空闲时间,已经不满足于由我代购了,而是要我教他怎么上网、怎么下单、怎么付款。父亲还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学习打字。看到他戴着老花镜,用手指在键盘上一戳一戳的身影,我总是很感动。
每当沉重的包裹到家之后,父亲总会欣喜地问:“是我的书到了吗?是我的书到了吗?”他那连声不断追问的样子跟老顽童似的。
父亲非常珍惜书本,每次新书到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扉页上写上自己的大名。他说这样子做好标记,如果书被借走,借书人看到名字就会想到还回来。父亲有很多精致的书签,看书的时候不会折书页,需要做标记的时候都用书签。这样,即便有些书翻得很旧,却没有一条折痕。
父亲看书有个习惯,要求自己拿起一本书之后就只看一本书,在把手里的书看完看透之前,绝对不会看第二本书。我很佩服父亲的毅力,因为我总觉得一些书的内容不好看,再花时间去看一是浪费时间,二是非常痛苦。父亲却不这样认为,说看书之前要先选好书,这样就不存在不喜欢看的问题了。父亲的书桌上虽然只会放一本书,但他却能从头到尾看下来,淋漓尽致,痛快舒畅。
父亲阅读的时候喜欢总结归纳,当看到精彩的内容时,就习惯性地拿起笔在书本上圈圈点点,有时还会写上几句批注。父亲还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他还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也许字数不多,但都是他当时的想法,往往非常精辟。
父亲还喜欢把书里看到的内容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他说知识学了就要用起来,纸上谈兵不可取。他喜欢下厨,所以家里有很多关于厨艺的书。当看到一些简单而又朴实的家常菜做法时,他都会动手尝试做一做,然后给家人品尝。每次吃到可口而又营养的家常菜,我总是对父亲竖起大拇指,感叹好学而又勤奋的父亲一直以来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读书是人生最美的事,阅读让父亲变得更加睿智。如今,父亲在他的阅读之路上依然孜孜不倦地追求着。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