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马未都在他的脱口秀《都嘟》栏目中聊到一位当某公司副总的朋友,他讲:这位副总参加一个大型会议,事先说不用这位副总发表什么演讲,所以思想上也未作准备。但在会议快结束时,大会筹备方临时安排这位副总演讲,可把这位副总难够呛。这位副总走到台上的时候嘴唇都是哆嗦的,脑袋一片空白,自己说的什么连自己都不知道。马未都说这位副总平时私底下讲话还可以,但一走到台上就不是他了,马未都说这就是上学时缺乏演讲方面的培养。
马未都举了个例子,他说:美国在教育上经常给孩子提供演讲的机会,比如孩子在结束假期后,老师会让每个孩子都到讲台上讲假期的经历,很好地锻炼了孩子的演讲能力。所以,我们看到大多美国人都很有表现欲,从不惧怕演讲。我的一位在美国定居的同学,在带孩子刚到美国的时候就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当美国孩子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假期旅游经历时,她的孩子把头埋得很深,一是从没有过在如此公众场合演讲的经历,二是母亲很少带她出去旅游,有种无话可说的感觉。美国人是很喜欢旅游的,只要有时间,总是一家老小到处转,他们似乎将不喜欢旅游的人看成是另类。故此,美国孩子在讲台上讲起旅游经历时也是绘声绘色。
美国学校是专门设有演讲课的,而且美国的孩子也都格外看重自己的演讲能力,但是在中国却是不大重视对“说话”本领培养的,中国人认为应该少说多做,所以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国内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甚至主持人专业,几乎都不见有开设演讲课程的。而恰恰因为中国教育对“说话”能力的不重视,才导致国内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弱。可如今不一样,在愈加开放的大背景下,善于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说七十年代的中国,想要成功得有知识;九十年代的中国,想要成功得有胆识;那么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想要成功除了得有知识和胆识,还必须要有口才。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取决于自身的知识和技术,百分之八十五取决于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情的能力。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即便思想精深、学识渊博、令人敬佩,但如果在大众面前发言时,说不清、讲不明,茶壶煮饺子有货“道”不出,你也是寸步难行。
在中国,绝大多数人在读书的时候都没接受过专门的演讲训练,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但要想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还是有路可走的。记得前两年在公司召开的征求员工意见会上,有的人说希望公司组织成立读书协会。老总非常支持,并告诉大家一个提升演讲能力的秘诀,就是学会大声朗读。好处就是既可以克服紧张的心理,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想,马未都的那位副总朋友听到这个秘诀,肯定会如获至宝的。如果可能,这个秘诀我们都应该去尝试一下。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