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感悟对我启发很深,直到二十年后的今天依然认为,只有独立的思想,你才能像石碑一样站立起来,并为他人所敬仰。否则便如卧着的没有灵魂的石头,埋没于尘土之下。
多年以前,在撰写《辽宁烟草志》的时候曾听过省史志办的一位主任讲如何写志书。他讲,要实事求是,有一就写一,有二就写二,不要加进去个人的观点。比如:一条马路上十年前有几盏路灯,十年后增加了几盏,这样写即可。对此我颇有歧义,实事求是没错,但除了正常表述外,为何不能将增加路灯的原因写出来呢?为何不能将撰写者对增加路灯的看法和观点写出来呢?
不久后,又听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学者讲如何写志书,课后我与这位学者就能不能在志书中加入自己的观点进行了交流。这位学者认为,没有个人观点的志书是没有思想的,就像一杯白开水,如果没有一丝味道的冲击,喝起来是很寡淡的。如果这样写,不仅会使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同时对后人研究也失去了很多挖掘的线索。
我很赞同中国人民大学这位学者的观点,我们说《史记》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学习的典范,不仅在于其严谨的写实,也在于那一句“太史公曰”的不虚美、不隐恶的评价。也正是因为有了司马迁的思想在其中,《史记》才有了灵魂,才成为两千多年来不朽的历史巨著。
在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的墙上,看到过这样一幅标语: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抛去政治层面,单从标语来看,这是一幅极富情感的、健康向上的,而且十分人性化的思想宣传。长官并非神,不能看穿一切、看遍一切,也有想不到的事情。那么作为下属就要替长官想、替长官做,这是思想统一和贯彻的问题,若是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便和卧在尘土中的石头无异,成了没思想的东西。而若是你想到长官所未想,做到长官所未做,你便站了起来,成为他人所敬仰的里程碑。
二十年前写的那首小诗真的就如一座不朽的石碑一样,始终在我心中屹立着。人能成为站石不易,但总要试图站起来,即便石碑再小,那终究是一座碑。而既然是碑,就有铭刻的内容,总是会强过尘土下没有灵魂的石头,因为碑有思想。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