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红塔的同行推荐阅读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关于对文化的论述,没有理论,只是用一些自身经历便把文化精髓阐述得非常透彻,尤其在谈到文化决定社会发展时,龙应台讲:如果个人创造力和想像力被容许奔放,那么这个社会的总体创造力也会是生机蓬勃、创意充沛的。我对此也深有同感。
参加过几次《中国烟草》杂志社和《东方烟草报》报社联合举办的培训活动,邀请许多知名新闻人讲解新闻写作知识,且例举了几篇荣获过大奖的新闻作品,同样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却被安排得非常精妙,像故事一样具有悬念,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这种新闻写作上的创新是具有颠覆性的,完全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模式化新闻写法,而恰恰是这种创新的新闻写作手法才吸引了更多的读者。
曾经和《新烟草》杂志社的一位同行探讨新闻、通讯的写法问题,我说:传统上的写作方式就像八股文一样,基本是罗列文字,人们往往是只看标题便知内容,尤其在当前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想让人们翻阅报纸、杂志,没有足够打动人的文字,是绝对不会吸引读者的,即便是微信,如果题目不够吸引你,又有几人去看呢?这真的是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和反思的。
正如龙应台所讲:人,对于自身“存在”处境自觉的程度,以及他出于这种自觉而进行反思,而试图表达,在自觉和表达之间所激发的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强弱,就造成文化和文化之间的不同。人的自觉程度越高,反思的能力越强,表达的冲动越大,创造力和想像力的空间就越大。在这一个灵魂探索的过程里,思想的内涵和美学的品位逐渐萌芽、摸索、发展而成型。
之所以爱看《东方烟草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它经常在头版显要位置刊登一些小特写,都是很贴近基层的东西,事件很小,却很生动、真实,而映射出的却是大背景、大道理,可读性极强。这就如同龙应台阐述的:同样是祭鬼酬神,为什么有的留在“迷信”的层次,有的却从酬神的野台戏中提炼出伟大的戏剧,从土砌的庙宇教堂中发展出精致的建筑美学,从祭祀的仪式里观悟出舞蹈和音乐的艺术,而祈祷经文的念诵转化出隽永的文学、深刻的哲学?我认为,像《东方烟草报》的这些小特写便是从那些枯燥乏味的新闻中提炼而成,最终升华为鲜活的、富有生命的那些东西。如果这种具有想像力的东西推广开去,那么烟草行业新闻载体的总体创造力也将会是生机蓬勃、创意充沛的。
龙应台说:文化价值观上愈重视个人自主和多元开放的地区,经济力愈强大;愈强调集体意识、国家或宗族权力的地区,愈是穷困。文化价值观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这让我想起在张家界天门附近看过的实景音乐剧,名字叫《天门狐仙—刘海砍樵》,剧情是演绎发生在当地的神话故事,而舞台则完全是借助当地山势而建,有当地的民居,有砍柴的森林,更有横亘于远处的天桥。天黑下来之后,灯光效果借助山势,把氛围烘托得美轮美奂,使整台音乐剧充满了想象的空间。虽是天天在上演,但观众却也是天天在爆满。
我经常会这样想,如果是在剧场中演绎会有多少人去看?如果演绎的不是这么鲜活又会有多少人去看?而当地旅游部门在借助当地这一神话故事基础上,打造了这样一台个性张扬的、具体浓郁民族气息的音乐剧,不仅提高了风景区的影响力,也增加了旅游部门的收入。这是一种观念上的创新,也是一种文化上的创新,这种创新是有发展性的,在很大程度上对那些具有旅游资源的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东西。
由此可见,那些长期陷在传统历史的制约泥沼中,无能自拔的东西,结果只能是停留在一个静态水平或者正从繁华丰盛走向一潭死水。如果那样,文化将走向没落,毫无发展可言。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