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1:有些人吸了一辈子烟也没事,不吸的还不是一样得肺癌。
解析:普通人只了解身边的吸烟者患病情况,不了解更多的数据。大量科学研究证实,吸烟是肺癌、冠心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些事件的出现常常是在吸烟后的10年到20年,所以危害常常被人们大大低估。
一项对英国男医生为期50年的随访发现,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平均早死亡约10年,60、50、40或30岁时戒烟分别可赢得约3、6、9或10年的预期寿命。
误区2:吸烟量小,没什么瘾,不会有危害。
解析:吸烟者成瘾性的大小存在个体差异,吸烟量小不一定烟瘾小,不少人每天的吸烟量不大,烟瘾却很大;由于尼古丁是高度成瘾性物质,95%以上的吸烟者会成瘾。每支卷烟燃烧都会释放出4000多种化学物质,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尽管吸烟量小,但如果是长期、规律吸烟,同样造成危害。
误区3:只吸不咽,烟雾不进肺部就无害。
解析:吸烟时口腔、气管、肺都需保持负压的吸气状态,不可能把烟雾完全留在口腔而不进入肺部。即使多数烟雾只进入口腔,有害物质也会对口腔造成损害,口腔粘膜也会吸收后通过血液等输送到全身。而且一旦烟瘾形成,吸入与否根本不由个人意愿控制。
误区4: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解析:饭后吸烟,尼古丁迅速地被吸收到血液,使人处于兴奋状态,脑袋飘飘然,出现“神仙”一样的感觉,实际上比平常的毒害更大。因为饭后吸烟会使人体的蛋白质和重碳酸盐的基础分泌受到抑制,妨碍食物消化,影响营养吸收,同时还给胃及十二指肠等造成损害。其实是饭后吸烟,祸害无边。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