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窄说:谋事,要有志气;虑事,要有大气。做事,要有正气;遇事,要有胆气。窄事,要有骨气;宽事,要有静气。大事,要有锐气;小事,要有灵气。
人这一生,难免活在世俗当中。
穷困潦倒时,时常怨天尤人;顺风顺水时,又唯恐天下不识。
说到底,都是“心态”二字作祟。
正如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
心态,无时无刻影响着人的一生。
心态正了,一切安好;心态崩了,万事煎熬。
因此,懂得调节心态的人,人生的胜券必然紧紧在握。
现实中不难发现,越是成功的人,越是懂得调节心态的“高手”,越能将良好的心态贯穿始终。
越是贫穷的人,越是缺少这三种“成功者心态”。
起步,沉“稳”如山
想要干成一件事,起步往往最关键。
《周易》中有个水雷屯卦,以云水在天上雷在下为象。“屯”是一个象形字,描绘的是幼苗破土而出的状态,代表事物初生的萌芽时期。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
意思是说,万事开头难,初生之物应当强根固本,只有多加辛苦努力,排除困难,方可通达,苦尽甘来。
在事业起步时,只有脚踏实地地锤炼基础,事无巨细地打磨细节,才能旗开得胜。
邓亚萍从小酷爱乒乒球,却由于个子矮小、手腿粗短,被体校相继拒之门外,于是只能跟随自己的父亲练习打球。
在父亲的规定下,每天除了体能课,还要练习接球等基础动作不少于100次。
期间,为了提升快速移动能力,在腿上绑上了木牌,进行负重训练。后来,更是将木牌换成了铁牌。
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终于让她如愿进入了国家队。
到了国家队后,她依然毫不松懈。据当时教练的估计,她每天要负重练习击球动作,一万多次。
面对自己“不足”的先天条件,邓亚萍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努力从基础和细节抓起,实现了沉稳起步。
也正由于她不断坚持打磨自己的基本功,球技才迅速在当时独领风骚,先后摘得18项世界冠军,也改写了乒乓球运动只挑高个子的传统历史。
若非当初稳住心态,坚持梦想,又怎会有她日后的厚积薄发?!
《论语·泰伯章》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意思是说,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成功之路,绝非百米短跑,也无捷径可言。
最怕的,就是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轻浮之心。
越是轻浮,越容易投机取巧;越投机取巧,也就越容易栽下跟头。
只有保持心中的坚韧,守住自我的稳定,方能成功起步,迈向远方。
过程,平心“静”气
有句话说:“人活一世,不过修心一场。”
人生在世,道路漫漫,总不会一切都如己所愿。说到底,是一场与自己心境和解的修行。
若想不受外界浮华所驾驭,不被祸福得失所左右,唯有保持内心的平静。
老子所谓“静之以徐清”,一杯浑浊的水只有静静沉淀,方能清浊分明,就是告诫后人“静以修身”的精髓。
一个人如果静不下心,往往会过于在乎人生的成败,会过于计较人生的得失。
得时,骄傲自满;失时,自怨自艾。
如此,丧失了从容处世的格局,人生之路也就越走越狭窄。
正如曾国藩所言:“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唯有从容沉静,才能经风雨,成大器。
当年,朝廷派王阳明率兵前往福建剿匪,行至丰城时,南昌的宁王朱宸濠起兵叛乱。
面对宁王的十万精兵,王阳明临时集结的民兵散兵,完全称不上对手。
两军在鄱阳湖决战之时,求胜心切的宁王,将作战的船只捆绑在一起,采用了“连舟方阵”,攻打王阳明。
起初,强大的阵势,攻得王阳明军队的将领们,无不惊慌失措。
但王阳明却始终泰然自若,不慌不乱。
他暗中洞察时机,在第二天风向突变之时,即刻命令军队“火攻”敌方船只,一举击败了宁王。从而,成就了一个流芳千古的经典战例。
他的学生钱德洪,曾经问:“用兵有术否?”
王阳明回答说:“用兵何术,但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乃术尔。”
说的是,用兵有什么术,只是学问纯正,涵养得“此心不动”的思想,便是术了。
所谓,心动则乱,心静则稳。
决定事物成败的,往往不是方法或能力的高低,而是是否能保持沉静的心态。
平心静气了,方能清晰感受身外物的变化,方能以内心之“不变”,应对世间之“万变”。
曾国藩在给弟弟的家书中说:“军事变幻无常,每当危疑震撼之际,愈当澄心定虑,不可发之太骤。”
世事如战场,越是遇到急事、大事、难事,都要提醒自己冷静,哪怕只有一秒钟,也要脑子飞转,想一个大致的处理方案。不能本能地东跑西撞,乱了方寸。这样才能不使危机失控,使混乱得到遏制而回归有序。
保持心中的沉静,是人生的修养,也是为人的本事。
活得越通透的人,越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浮躁,等得了运势,熬得过名利。
收尾,“慎”终如始
《道德经》有言:“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意思是说,人们做事,常常只干几成,以失败告终;若是在收尾的时候,也能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不会坏了事。
正如《战国策》所说的,“行百里者半九十。”
愈接近成功就愈发困难,越能从头至尾地兢兢业业、谨慎对待,越能功成名就。
敦煌千年壁画的首位专职修复师李云鹤,在63年前,第一次来到敦煌。
当他看到莫高窟壁画,如雪花般零碎飘落的时候,他决定留了下来。
他想做这段千年文明的守护者,亲自修复这些壁画。
他这一待,就是几十年,从青春熬到了白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60多个春秋,共修复壁画4000余平方米。
而如今,已87岁高龄的他,依然坚守在壁画修复的第一线,一边指导后辈们精心修复,一边潜心撰写壁画修复的笔记。
为敦煌壁画奉献了一生的李老,先后被评为“陇原工匠”、“大国工匠”。去年底,更是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的殊荣。
有人评价李老说:“择一事,终一生!”
更让人感动的是,至今,李老依然初心不忘。他说:“我要把我这个精神,传给我的孩子、我的孙子,我们有责任,要把莫高的精神留下来。”
想起鲁迅在《这个与那个》中写道:“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人生路上,我们当以李老为样,努力成为实力超群的“优胜者”,也要争当那个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
如此善始善终,方让人肃然起敬。
德国小说家弗兰克曾说:“我可以拿走人的任何东西,但有一样东西不行,这就是在特定环境下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的自由。”
许多时候,人没办法选择,要过什么样的人生。
但完全有自由选择,我要怎样过。
选择“稳”,是紧抓细节,打牢根基;选择“静”,是宠辱不惊,去留无意;选择“慎”,是坚持不懈,善始善终。
人生路上,坎迟早过得去,伤早晚治得愈。
无论悲喜,都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想何去何从?
换一种心态,也许条条大道通罗马;换一种心情,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
余生,愿你成为懂得调节心态的“高手”。
心态摆正,万事安好!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