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正文

毛泽东姓名称谓趣谈

2013年08月14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王卫江
A+ A

  今年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对一代伟人的名字、乳名、化名及其来由进行一番深入细致的探究,我认为,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不仅可以增加知识,还能较为真实地反映伟人的人生经历,窥见一代伟人的精神品质、性格特征和传奇人生。

  从公开发表的毛泽东文稿书信来看,所署名字使用毛泽东、毛石山、毛奇、润之、杨子任等“十余个”。

  毛泽东。这是毛泽东的正式名,也是毛泽东一生用得最多的名字。“泽”为毛家字辈,“东”取自“紫气东来,福如东海”。

  毛润之。这是毛泽东学生时代和早期革命实践中的常用名。“润”取自“滋润万物”,意为茂盛兴旺。“之”有文化之意,“之乎者也”为旧文人代称。“润之”即有“以文润身、立业”之意。此后,毛泽东曾改为“润芝”是因为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先生见他学习胡林翼(字润芝),劝他改字为润芝。

  “省先生”。这是毛泽东七岁人私塾求学,同窗学友给他的绰号。年幼的毛泽东十分聪明好学,常常先生刚教《四书五经》,他就能倒背如流。同时,他还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了《三国》、《水浒》等一批所谓的“杂书”,掌握了许多故事,还时常讲给同伴们听。所以,乡民都认为他是“文曲星”下凡,同伴们称他“省先生”,意即让先生省心、省力的学生。

  “石三伢子”。这是毛泽东的小名,即乳名。按农村习俗,小孩子要取乳名、拜干娘,才能健康成长、长命富贵。毛泽东母亲文七妹此前已生过两个男孩,均夭折,所以对毛泽东百般呵护。一八九八年,毛泽东五岁,母亲文氏带着他来到娘家观音庙跪拜,认了“石干娘”。因毛泽东排行第三,所以家人及乡里都称他“石三”或“石三伢子”。意即命比石坚,寿与石长。一九二二年,毛泽东回乡开展革命活动,曾用名“毛石三”,也是因此而来。

  子任。这是毛泽东少年时代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读书时自取名。一九一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来到湘乡县东山高小求学,这是改变他一生命运的转折点,更是他求学立志的关键时期。在学校里,他曾读到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深受影响。同时,又读了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第一次了解像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等外国民族英雄和伟人,深受鼓舞,立志救国救民,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不久,他便自取名“子任”。即“以天下为己任”之意,也有学习梁启超(任公)之意。

  “毛奇”。这是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时,学校师生给他取的外号。“毛奇”本是德意志建国时期一位文韬武略的著名将军(为WOLKT音译为毛奇)。学校师生们称之为“毛奇”,有一侧面传奇故事。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从粤汉线溃退一支军队至长沙的猴石山,当时,湖南一师仅有一百多人的学生护校队。为了使学校不受侵扰,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几次到离长沙不远的城外进行实地调查,并向学校提出了既大胆又冒险的建议,即率一百多人的护校队到城东阻击溃军,缴他们的械,学校接受了这一建议。当天傍晚,毛泽东率一百多人的护校队和少数警察来到猴石山不远的金盘岭,他让少数警察在山上鸣枪,让学生点燃鞭炮,顿时鞭炮声、喊杀声大作,溃兵听有枪声、喊杀声,摸不清底细,不敢抵抗,三千多人纷纷缴械投降。从此之后,学校师生都称赞毛润之大智大勇,称之为“毛奇”。同时,在校读书时,毛泽东志向非凡、才华超群,读奇书、交奇友、做奇事、做奇男子,深受同学们的爱戴和推崇。“毛奇”可谓一语双关。

  “二十八画生”。这是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时,在一份“征友启事”上的落款署名。毛泽东名字的繁体笔画正好是二十八画,故此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署名。为什么毛泽东用此署名,估计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比较隐诲;二是名字奇特;三是毛泽东喜欢“二十八”这个数字。毛泽东名字中隐含“二十八”的确与他一生中许多“二十八”相契合。他一生有三个二十八即八十四岁(虚),革命二十八年成功,曾经遭遇二十八次劫难等等,留下许多不解之迷。

  “润”。这个单字名是毛泽东青年时期恋爱时,爱人杨开慧对他的称呼,用的场合很少,只见于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爱情书信,显得亲昵而富有浪漫气息。

  “毛先生”。毛泽东一生从事过军人、商人、农民等许多职业,也当过教师。一九一八年,他由湖南长沙一师毕业,担任过楚怡小学的教师,在此之间,他与何叔衡等人一起创办工人夜校和自修大学。那时,工人和学生都习惯地称他为“毛先生”。

  “毛委员”。这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红军战士和苏区老百姓对毛泽东的称呼。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会议之后,毛泽东从武汉回到湖南领导农民发动秋收起义,他那时的职务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后补委员。由此一直到一九三一年,他一直担任这个职务,可以说是中共在井岗山根据地的最大的“官”。

  “农民运动王”。这是瞿秋白同志对毛泽东的称呼和评价。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研究农民和农村问题,在发动农民运动中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和过人之处。他曾在广州主办过农民运动讲习所并担任过所长。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还担任过国民党农运部部长,后来又在武汉主办过农民运动讲习所,有丰富的农民运动经验。一九二七年,他写出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瞿秋白高度评价这篇文章,在《湖南农民运动》一书序中称毛泽东是“农民运动王”。

  “杨引之”。这是一九二九年七月至十月间,毛泽东离开红四军领导岗位,到福建西部苏家坡养病,曾化名“杨引之”。这个时期,毛泽东经常发生便秘,病苦不堪,加上遭到党内错误思想的排挤,精神十分郁闷。同时,在他内心深处极其怀念被国民党杀害的妻子杨开慧。姓“杨”即为纪念杨开慧,“引之”意为“隐之”,为退隐山林之意。

  李得胜。一九四七年三月,蒋介石令胡宗南率三十万大军进攻陕甘宁边区——党中央所在地为延安时。为了充分调动敌人,与胡宗南周旋,党中央决定撤离延安。为了便于领导,做到保密,毛泽东自此改名为“李得胜”即“离得胜”谐音。同时,这时的毛泽东很注意研究李自成这个农民起义领袖,故此,姓“李”也有这些含义。后来,他的女儿李敏、李纳都不姓毛,姓李,也是这个原因。

  “毛主席”。这是全国人民对毛泽东的称谓,现有许多人都习惯地称毛泽东为毛主席。毛泽东担任过许多“主席”。最早一次担任主席职务是一九三一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九日,中共七届一中全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一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他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后来一直担任了多年的党和国家主席,直到逝世,这个称谓标志着毛泽东整整代表了一个时代。

  在上述众多的名字中“毛泽东”三个字无疑是最响亮而最令人崇敬的,战争年代他是号角,惊天地、注鬼神。社会主义时代是旗帜,是方向,被呤成诗,谱成歌,响彻中华大地。

  当今社会,人们仍然缅怀毛泽东的丰功伟绩,正是他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开始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毛泽东的名字和光辉业绩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人们情不自禁地放开歌喉唱响陕北民歌《东方红》,表达对毛主席的敬爱与感激之情——“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