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我并不陌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离这里不远的阿拉善左旗从军,在一年野营拉练时来到这里,在此宿营了一个礼拜。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随着包兰铁路的开通、包钢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乌海作为资源富集区开始大规模开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在过去人迹罕至的荒漠上建成了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那时的乌海,城市规模也就是个镇的大小,环境与我们的驻防地没什么别样,光秃秃的山,荒芜的戈壁滩上生长着零零散散的骆驼刺。冬季寒冷无比,尿尿时,尿还没尿完,已结成了冰,因煤矿众多,这里的地总是乌稀稀的,拉煤车过去,两个鼻孔都是黑的,唯独给我留下深刻记忆是乌海火车站,我们回驻防地时在这里乘了一段火车,这里比其它地方要干净许多。
朋友的几位好友在这里开采煤矿,邀请他来此一游,我们一行四人一路游览到了乌海。
三十多年过去,看到熟悉的山峦,倍感亲切,触景生情,想起了从军的岁月。打眼看去,好像又没什么变化,不一样的是,道路两旁是绿木葱葱,像似戈壁滩上的绿色腰带,给荒芜的戈壁增添了几分绿色和生机。在下车休息时,我来到绿化带里仔细察看,这些树木是如何成活的?看到了一条条的灌溉管道铺设在每颗树根下,树栽到哪里管道就铺到了哪里,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工程,让人犹生敬意。
见到了朋友,几个人真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找到了住处,将我们带到了他们开采的工地,在我的思维中,采煤是要有井有巷道的,还有连接一串的小翻斗车,在这里目睹的,完全颠覆了我以往的概念,大得无法比喻的深坑,载重车顺着螺旋路下到采掘场,十几台挖掘机在此作业,将煤装入载重车上,一派轰鸣声。听他们讲,这里的煤层很浅,挖开表层三十来米就是煤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露天煤矿,待挖到一定深度出现了地下水,这一层煤就挖结束,再重新勘探,如果底下还有煤层,就需开井采掘了。
我在想,乌海之称也许是因煤得名,乌,是黑,海,煤的海洋。
来时,让我们好一阵子问路,下了高速,看路标出现了棋盘镇和南海两个地名,让人一头雾水,我下车问询路人,回答是走哪里都行,加之方言的障碍,听了个稀里糊涂,顺着南海而去,走到一路口又不知所措,幸好有几位年轻的交警在检查车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每看到路标都要仔细地在上面寻找“乌海”两字,看到的却是海渤湾和乌达,我们又摸不着了头脑,他们三位认为,乌达从字面上接近乌海,但被我否认,在我的记忆中乌达是地名,绝对不是乌海市区,我们顺着海渤湾方向走,当这几位朋友听了我的陈述,其实,我没有埋怨之意,只是这一路找的太曲折了,他们才恍然大悟,责备自己为什么就没想到海渤湾就是乌海市区那!早解释清楚,要省多少时间。
乌海有黄河明珠、书法之城、沙漠绿洲、葡萄之乡,几位朋友虽为异乡客,却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着乌海的故事,看得出他们对这里是十分了解和热爱。
煤炭博物馆,外表像一块煤炭。从森林到几亿年的挤压,地壳的变化成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煤。从矿工拿着镢头一镢一镢地挖,一篓一蒌地背,发展到机械化采掘。一代又一代煤矿工人的自强不息,栩栩如生,看完整个展览,给人上了一堂煤炭的演变史,前辈的创业史。
夜幕下,我们来到了黄河边,这是几位朋友特意安排的,因晚上这里被景观灯照得是五彩斑斓,黄河水静静地流淌,我们十几人倚栏观水,借着明亮的灯光,欣赏刻在石碑上的书法,了解诗文的大声朗读,有借酒劲手舞足蹈的,逗得大家开怀大笑,好不热闹。
离开乌海,接近高速路口时,我们终于地看到了两个红色的大字:“乌海”,这是我们来时费力寻找的。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