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对我来说是个梦。在梦中,我曾无数次地想象自己徜徉在烟雨朦胧的小巷。在水乡的阁楼上品着香茗,赏着昆曲,看着社戏。坐着夜行船,守着青灯古卷,一夜愁眠……
操着吴侬软语的周庄,我来了。
我来了,又回到900年前,沈园之内豪门盛宴。
我来了,我看到多愁的三毛激动地潸然泪下;听到〈〈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那悠长悠长的橹声… …
周庄的美,是小家碧玉。
远远地就望见镇口有一高挑的牌坊,顶部隽秀的“吾风孑遗” 四字告诉人们,真正的看点就要到了。穿过周庄入口那条狭窄的深巷,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风貌顿时呈现在眼前。青青绿波环绕着古朴的民宅,水面上时时摇曳而过一叶小舟,这分明是诗中的意境啊,“小桥、流水、人家”贴切而自然地描述着周庄的生活。
桥,是周庄的亮点,更是水乡的神韵。14座古桥桥桥相望,桥桥相连,串联起水镇的交通。周庄最负盛名的是双桥,两桥联袂而筑,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像极了古代的钥匙,当地人习惯称为钥匙桥。江南的水镇众多,周庄能成为江南第一水乡,应该感谢陈逸飞,1984年就是这位旅美青年画家将双桥画成油画,取名〈〈故乡的回忆〉〉,在美国展出后又被美国人购买并赠送给邓小平。1985年,双桥被联合国选为首日封图案,从此驰名中外。
白蚬湖是太湖的支流,流经整个周庄的水系就来自这里。因水成街,成就了巷街里弄中形形色色的店铺和古色古香的店名,复古的茶楼、酒肆、当铺、布庄、书场、集市遍布,肆旗张扬,依稀可见昔日古镇的繁华盛景。周庄是古老的,让你有一种今昔是何年的错觉。周庄也是浪漫的,借用当年白素贞与许仙的相遇,烟雨朦胧里波澜不惊却情意动天。看罢双桥与街肆,再向前走,猛抬头,进入眼帘的就是富安桥了,富安桥桥楼合璧,四端各有一座飞檐,姿态很美。装饰富丽的楼阁,为江南之冠,是目前江浙一带仅存的桥楼。桥边杨柳低垂,仲夏时节,柳絮在风中轻舞,飞落在船上游人的肩上。只有这场景,你才能体会到古诗中“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船楫好夷游”的意韵。
乌篷船是周庄一幅流动的风景,古拙,大有点睛之功。它的最大好处就是:坐上它既省心省力又能体会到在陆路上不一样的感受。何况,摇橹妹子的歌声是那么地有诱惑力,你若想过一把坐船游周庄的瘾,就上船来吧。都说水是少女的眼睛。周庄的水质却不怎么好,那里还瞄得见水乡妹子清纯顾盼的眼波。于是我就在想,如果能把咱汉江的水引来,那肯定是另一番情景了!水不好,也就不好吧,摇橹妹子的歌却唱得不错,歌是江南小调,山歌嗓,我虽听不懂词曲,但那温润婉约的旋律依稀还能辨识出旧时江南的风韵。船在胡同一样的水镇上穿行,无险可叹,两岸依水而建的古老建筑一律白墙青瓦,灯笼高挂。木棍撑起的雕花格窗,河埠石阶上浣衣的邻家船娘,那贞丰桥、福洪桥、太平桥… …一座桥便是一个历史的胎记,那半圆形的石拱桥横跨在市河之上,与水的倒影组合成一轮满月,斑驳的青灰色像清晨的残梦,总会勾起一段令人追忆的愁绪。
周庄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这个仅0.4平方公里的古镇,座落着近百座深宅大院,回环曲折。楼在桥边,窗在水上,粉墙黛瓦,飞檐翼然,墙垣斑驳。深褐的窗棂,雕花的隔屏,玲珑幽暗中却分明透出一份红颜明丽。还没有回过神来,摇橹的妹子已把船靠在了沈厅的宅前,沈厅是沈万三的宅第,位于东堍南侧的南市街上,坐北朝南,七进五门楼,大小房屋共有一百多间,间间雕梁画栋,青石铺地,难怪当年富可敌国。在沈厅的门外,是一段段青石板路,900年来,石板早已被人们磨得平整而光滑,散发出幽幽冷冷的光。雨来了,石板在雨水的冲刷下,像一面面铜镜,映着青黛的屋檐和行人晃动的衣衫。也许,这其中也有一位姑娘,撑着油纸伞,带着丁香般的哀怨,梦一样穿过雨巷。
周庄,最美的应该是她的夜景了。傍晚时分,华灯初上,小镇安静了下来,水镇小河环绕,高高的拱桥是人们步行的通道,这时的小镇方有了难得的寂静。看夜景,最好是在河边的茶楼里。沏一壶周庄的阿婆茶,临窗而坐,河风带着温润的水气掠过面颊。在阿婆茶的清香里,看着对面客栈旧红的灯笼在风中轻摇,而灯笼下的木窗里,有情侣相悦而坐,也有友人三五笑谈,暖暖的灯光,像《花样年华》里透出的温柔。再看河水,水中倒影摇曳,波澜不惊,偶有小船荡过,河水在灯光的映照下泛出妩媚的光线。吃道菜,品口茶,闭上眼睛,二胡清越,昆曲缠绵,悠悠的乡风民俗会让人想家。街道幽静,河水哗然,桨声灯影里,船娘吴歌悠扬。
周庄是大自然的杰作,自然的聪慧玉成了她的清秀和灵气,她像一朵睡莲,躺在明湖绿影中,吴侬软语里,恬然美梦。我想,应该感谢世俗对她的遗忘,让我们在900年后的今天,仍能看到她古典安静的睡容。是的,周庄是内敛而从容的,如诗人笔下的少女,“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布响,三月的春闱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页紧掩”。 周庄,有一种今夕是何年的虚幻色彩,让人突然萌生在此终老的念头。
这时候,远方响起全福寺低沉的钟声,心境豁然开朗,你分明可以看到回忆如沙漏,一点点储藏心田。那些渐行渐远的黑白回忆,在雕花的窗棂长年照不到阳光的舞台上,慢慢归复平静… …
如果有来世,我愿意化作一朵石舫旁的小花,在千人万人之中,只为了邂逅这一份因你而起的感动。
芙蓉镇
因为一部《芙蓉镇》的电影,我记住了这个地方。二十多年如白驹过涧,其间的很多事业已模糊,可银幕上芙蓉镇那份沉静的美却不
断地在我的脑海里叠加、显影、回放… …
抵达怀化,我才了解到芙蓉镇其实是湘西永顺县下辖的一个村子,原先叫王村,后来因为谢晋,因为姜文而改名芙蓉镇,但在当地人心中,王村就是王村,一个小小的村子。层叠错落的吊脚楼,严整又安静的石板路;闲散的街道布幌翻飞,寂静得有点荒凉。每从街心经过,都会有一种感觉,一种心情神化,皈依真我的体验,也许外面的世界真的太无奈,要来这里走一走才能另觅到心灵的回归。
王村之所以叫王村是因为她太小,有时候连本地人也会惊叹,她居然也有千年的历史。几千年里,足以改变很多,外面的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在王村,时间似乎是静止的,房屋还是吊脚楼,豆腐还是米做的,门前的大黄狗还在汪汪叫,河里的水鸭仍在嬉翻了天。虽然土司们曾在这里进行过祭祀典礼,沈从文的客船曾在这里停泊,虽然《芙蓉镇》成就王村,旅游的人多了,茶馆多了,旅馆也多了,但是当地人的生活还是那样缓慢而安详。
一进古镇便可看见那块青石牌坊,微弱的光从角落里洒进来,落在牌坊上,泛起一种幽幽冷冷的光,依稀可辨牌坊横头两面分别雕有“贞洁”和“圣旨”两词。也许已经没有人愿意追问这牌坊身后的故事,暗自为这女子感叹的,徒留山野刮过的秋风。
青石牌坊后便是密密匝匝的土家吊脚楼,参差错落,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尽显着土家族建筑的魅力和神奇,吊脚楼里发生过多少故事呢?土家阿妹的哭嫁,幽怨感人。为什么哭呢?为离别还是为未卜的未来?吊脚楼下的青石板街古朴狭窄,依山势蜿蜒而去,约有四五里长,我从上面走过,仿佛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又把人带回到那纯朴久远的年代。
走到村口,便可看到那条被当地人视为“白龙”的瀑布,瀑布原有60米高,40米多宽的,但今年湖南全省干旱,瀑水自然没有了往日的气势,但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淡定,友好,不离不弃。山间的清溪,不回头地走了千年,冲刷着山崖和溪床,慢慢地在瀑布身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洞穴。村子里的人就依靠着洞穴里的水生活,我去时正好看到一拨浣衣的女子,嬉笑声装满了整个山涧。瀑布、洞穴之于山民就像父母之于子女,细腻无比,无微不至。能够与人类相处的如此融洽的瀑布恐怕也仅此一处了。
古镇上一街两巷开满了摊铺,有卖湘绣,土家织布的,也有卖竹器和糍粑的。从猛洞河中打捞上来的鱼,经过店家巧手的加工,香喷喷的鱼香立时会弥漫了整条街巷。沿街叫卖的米豆腐是不能不去吃上一碗的,淳朴的人们一直以为“刘晓庆”可以让他们的买卖更加红火,其实他们不知道,让人慕名已久的不是别人,而是他们自己。他们的王村,这种米豆腐是以米为原料,切成一厘米见方的小粒,经水沥干,再加上小蒜,瓣酱,香浓爽滑,呼噜噜一碗,连牙齿都不必嚼动。再添上一碗土家族自酿的糯米甜酒,香醇可口,是低度的自然佳酿,便一口气干了,觉得并不过瘾,接连干了三碗,我就有些醉了,见谁都想跟他划两拳。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