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料烟壶运气通,水晶玛瑙命何穷。此须藕粉雕工好,才是当年老套红。”这是一首流传于清代嘉庆年间的竹枝词,描写的对象就是有“集中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之称的鼻烟壶。作为一种舶来品,鼻烟自明末清初传入中国后立刻就受到官员、富商和文人雅士的喜爱。为了保持鼻烟的油性和味道,人们一般使用小巧玲珑、方便携带且密封性能良好的鼻烟壶来盛装鼻烟。鼻烟壶不仅是盛装鼻烟的实用容器,还是供人们赏玩和显示身份地位的艺术佳品。
图中所示为叶仲三水晶内画婴戏图鼻烟壶。此器高7厘米,壶身为水晶料,无盖。正面壶身上方肩部有松树、坡石和植被等。其间有作者题款:“庚午桃月,润之奉裕丰姻弟大人清赏。叶仲三作于都门。”庚午年为1930年,桃月为农历三月,“都门”一般泛指京城,可见这件鼻烟壶的内画是由叶仲三于1930年的春天在北京创作而成的。叶仲三时年55岁,为其晚年时期的作品。
壶的外壁光洁如镜,正面内壁绘五彩婴戏图。只见青山绿水之间,几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儿童穿着五颜六色的衣饰,正在草地上手拉手围成圆圈嬉戏玩耍,表情纯真自然,模样稚拙可爱,仿佛正沉浸在游戏所带来的快乐之中。游戏正酣,一个小孩忽然不小心摔倒在地,嚎啕大哭,引来其他几个小孩的关注,让人心生怜爱。就在众小孩玩得不亦乐乎之时,旁边又来了二童,一童神情紧张,手指滑倒的幼童正说着什么;另一稍大一些的穿红衣的小孩满脸微笑,摇着右手,似乎在宽慰摔倒的童子。壶身的另一面绘的是在一株枝干弯曲遒劲的松树下8个幼童快乐玩耍的情景,有的手舞足蹈、有的拍手唱歌、有的绕树转圈,神态各异,活泼可爱。
内画作为一种特有的传统工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内画鼻烟壶最早的创作者为清嘉庆年间的画家甘桓,到了19世纪末,人材辈出,各具风格,达到了鼻烟壶内画艺术的顶峰。其制作工序繁杂,材料的选择要质地透明、纯净,掏膛处理后用金刚砂、小铁球掺入水在壶内不停地摇动,以此来对壶的内壁进行磨砂,产生在宣纸上作画的效果。最后用弯曲成钩状的细笔蘸上颜料,通过大约只有5毫米大小的瓶口,在壶内壁上反向写字作画,使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正向的图像和文字,既可增加壶的美感,又能使作品不受磨损,易于保护,具有格调高雅、笔触精妙、细致入微等艺术特点。
叶仲三是光绪年间著名的内画烟壶匠师,与马少宣、周乐元齐名,人称京城内画三大名家。叶仲三尤其擅长画人物,在用色方面喜用大红大绿等浓艳色彩,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以雅俗共赏的绘制风格著称于世。他的作品素材主要来源于晚清、民国时期社会上流行的《古今名人画谱》、《飞影阁》等画册,以及《三国志》、《聊斋志异》、《红楼梦》、《西游记》等书籍中的插图。因为都是一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题材,雅俗共赏,所以他的内画鼻烟壶作品深受人们喜爱。
婴戏图又称“戏婴图”,是中国绘画中极受欢迎的画类,自唐代就已出现。婴戏图主要是描绘儿童游戏的场景,亦是历代画师喜欢绘画的题材之一,并作为装饰图案常见于各个窑口烧造的瓷器之上,有吉祥美好的诸多寓意,如连生贵子、五子登科、百子千孙等。叶仲三善画童子,这件器物上的婴戏图构图丰满,画工严谨写实,色彩鲜艳,人物举止神态惟妙惟肖,表情刻画细腻生动,一片黄发抓髫、怡然自得的活泼氛围跃然壶上,让人感受到童稚世界的无忧无虑。此内画鼻烟壶作品选材得当,想像丰富,景物、人物动静有序,与飘逸的书法和大气的印章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充满生气的画面,显示了作者独具的匠心以及高超的内画技艺。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