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广角 > 烟具赏析 > 正文

烟壶“鬼画壶”的由来

2013年10月28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新华每日电讯编辑整理 作者:
A+ A

  京城的老少爷们儿泡茶馆儿或逗蛐蛐时,谁若是能从怀里掏出个带着精巧的烟壶把玩,那可是一件体面的事。小小的烟壶彰显出主人的文化素养、审美习尚乃至心理特征,承载了其他玩意儿所不具备的独特精气神。

  鼻烟本是舶来品。自从利玛窦把它带进北京进献给万历皇上那时候起,就渐渐在京城扎下了根。到了清代中叶,闻鼻烟已成了京城上流社会的普遍雅好。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还安排了贾宝玉用鼻烟给晴雯治疗感冒的情节。

  有意思的是现代大多数人知道“鼻烟”这个词并不是因为鼻烟本身,而是通过画着内画的烟壶——鸭蛋大小,水晶一般光润剔透,雪白宣纸似的内壁上勾勒着精美的书画作品,或秀丽灵动的山水花鸟,或俊朗细腻的人物肖像,或飘逸古朴的真草隶篆……无不透着那么气韵生动,那么文雅精致。与鼻烟不同的是,这种画着内画的鼻烟壶却是地道的北京货。

  或许在西方人眼里鼻烟更像是药,所以当初最早装鼻烟的瓶子就是锡制的小药瓶。可既然传进了咱皇宫大内,也就必得讲究起来不是?康熙年间宫里的造办处专门设计出了口小肚大的专用鼻烟瓶,不仅金属的,还有陶瓷的、水晶的、料器的等等。瓶口用特制的玛瑙盖子封严实,盖子里还插着一把鼻烟用的袖珍小勺。

  受皇帝影响,宫里宫外的人都对这带着洋味儿的新鲜玩意儿爱不释手。到了乾隆年间,在那位热爱艺术的皇帝引领下,这能攥在手心里把玩的小瓶子简直发展成了一种精湛的工艺品。单说使用的材料就无奇不有,什么玉器、石器、瓷器、竹器、木器等等一应俱全。而烟壶的制作技艺更是集工艺美术之大成,雕漆、雕刻、花丝、金漆镶嵌、烧瓷、景泰蓝等等无所不用。单是玻璃就有单色玻璃、套色玻璃、金星玻璃、珐琅彩玻璃、搅胎玻璃等多种。以至于竟然在烟壶里诞生了一门独特的内画艺术。这种技艺集传统书画艺术与烟壶制作工艺于一身,于方寸间展现绘画之精妙,书法之俊美,正可谓壶小乾坤大,让小小的烟壶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外行人往往猜不出这“鬼斧神工”的艺术品是怎么画出来的。甚至有传说是半夜三更狐仙钻到烟壶里画的,所以又叫“鬼画壶”。

  内画当然是人画出来的。不过究竟是谁发明的并没有明确记载。有一种说法是,曾经有一个外地小吏进京办事寄宿在京郊的一个古庙里,与和尚聊天时无意间掏出身上带的玻璃烟壶正打算吸,却发现壶里的鼻烟已经没有了。于是一边说话一边用小竹签刮烟壶内壁上黏着的那点残存的烟末。刮着刮着,忽然发现那棕褐色壶壁上一道道深深浅浅、疏密弧曲的刮痕仿佛条条竹枝,于是信口说道:“瞧,我这不挂出一幅竹枝图吗?”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小吏走后和尚没事就琢磨这事儿,用长长的竹签子做成带钩的笔在玻璃烟壶里反复勾勒,就这样竟发展成了独门绝技——内画壶。

  到了晚清,京城里上至皇亲国戚下到平民百姓,吸鼻烟已是蔚然成风。描绘出世间万物、人生百态的内画也使烟壶的艺术水准达到了巅峰。内画壶真是个好玩意儿。京城的老少爷们儿泡茶馆儿或逗蛐蛐时,谁若是能从怀里掏出个带着精巧的烟壶把玩,那可是一件体面的事。小小的烟壶彰显出主人的文化素养、审美习尚乃至心理特征,承载了其他玩意儿所不具备的独特精气神。

  更有意思的是,近半个多世纪来,嗜好吸鼻烟的人渐渐减少,但原本只是包装工具的烟壶非但没有被淘汰,反而因为有了精妙内画所赋予的灵魂而独立存在并且传承至今。现如今,它又走出国门漂洋过海去了西方,受到了比在北京热烈得多的追捧。其中意味,岂是一个小小的烟壶能够承载得下的?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