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铸龙纹烟斗
清代烟嘴
烟草对中国来说是个舶来品,它的传入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记号。据现有的研究,烟草原产地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及附近地区。经考证,是航海家哥伦布把烟草从美洲传入了欧洲。
哥伦布在日记中记载,公元1492年,他远航到达美洲的圣萨尔瓦多岛时,发现那里有许多印第安人嘴里都衔着一团燃火的“干草叶”在吞云吐雾,他们称其为“淡巴菰”。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谈到人类吸食烟草的文字记载。
烟草以吸食品身份进入美洲以外区域的最早记载则出现于公元1558年。西班牙名医方那特斯奉国王菲利普二世之命到墨西哥去调查农产品,并首先把烟草种子带回在西班牙南部试种。同一年,航海到美洲的葡萄牙水手高斯第一次将烟草种子带回葡萄牙,并把烟草种在首都里斯本。公元1565年,西班牙人侵占菲律宾群岛,又把烟草带到了那里。与此同时,葡萄牙人入侵了南洋群岛,烟草即在这些地区传开,并很快传遍了全世界。
国内研究者对上述烟草传播历史的初步认识,源于1959年10月28日吴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谈烟草》一文,它揭开了研究烟草传入中国的时间及传播问题的序幕。吴晗借鉴了美国人类学专家的观点,提出烟草是在明朝万历末年通过三条路线传入中国的。此后,国内学者大多引用其观点。
据郑振铎考证,记载烟草进入中国的史料当以明万历年间姚旅撰写的《露书》为最早。其中记有烟草初进我国的事实:“吕宋国出一草,曰淡巴菰,一名曰醺。以火烧一头,以一头向口,烟气从管中入喉……有人携漳州种之,今反多于吕宋,载入其国售之。淡巴菰,今莆中亦有之,俗曰金丝醺。”
清代文史学家全祖望在《鲒埼亭集》中记载:“是时(清兵初下江南之时)淡巴菰初出,然荐绅士人无用之者。文卿一见好之,太保见而怒鞭之。文卿惶恐,伏服谢过。”文中的“太保”即钱肃乐,是明末抗清浙东首事人物,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钱肃乐在抗清军中发现他的族弟钱文卿吸烟,就怒鞭之,以申军纪和家法。因为明崇祯年间曾有诏谕明禁吸烟,所以烟草虽然传到浙东一带,但吸用的人很少,士大夫间更是耻于吸用。可见明末时,吸食烟草在上层人士间还是不能公开传布的。
清朝建立全国政权之后,立即从军事、政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加强他们的新秩序,对烟草等较次要事务并未予以关注,原来明朝颁发的禁烟令也废弛了。于是,烟草便在沿海和内地迅速广泛种植开来。
清代是我国烟草吸食消费的第一个高峰,烟草种植区域不断向北推进,烟叶产量也进一步提高,并出现了大量的烟草著述,如陆耀的《烟谱》、陈琮的《烟草谱》、俞正燮的《癸巳存稿·吃烟事述》等。
而后,随着消费者习惯的改变,各种烟草吸食方式也随之产生,主要包括吸食旱烟、鼻烟、水烟、雪茄和卷烟。可以说,不同时期的吸烟行为必将衍生出品种繁多的烟用器具,带上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烙印。
烟具演变的特点之一是对竹、木、牙、角、陶瓷、金属等各种材质的应用,在注意其实用性的同时,更注意其装饰性,使烟具的层次和等级更加鲜明。人类早期的烟具多用竹筒、木盒和皮革制作,而且是就地取材,造型接近自然,装饰原始而古朴,如竹制的烟杆、木质的烟斗等。中期则出现了角质、骨质、玉石等烟具。后期更多采用金属、陶瓷、象牙等材质,变身为镶金嵌银、脱胎雕漆、掐丝珐琅等烟具工艺品。可见当时食烟客对烟具已有了相应的心理推崇,并以烟具为载体发挥其诗、书、画之才情,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精美的艺术品。
中国人素来讲究“美食不如美器”的器用之道,在吸烟工具的选用上同样如是。所以,烟具的多样化能明显地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消费者所处的社会状态、自身的社会地位及生活习惯、文化层次等。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