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最早名为“淡巴菰”,大约在十七世纪初传入中国。《玉堂荟记》书中说:“吸烟自明朝天启中(1621—1627年)开始,二十年来,北土多种之”。清朝人王士祯引姚旅《露书》说:“烟草一名为淡巴菰,出自吕宋国(菲律宾)。初漳洲人自海外携来,莆田种之”。还有另一古籍《鲒琦亭集》外编卷五中的《明钱八将军墓表》中说,“是时淡巴菰初出,然荐绅士无人用之”。又同上书,其中的《淡巴布赋》序中说:“今淡巴菰之行遍天下”。从以上各书看来,烟草是在明末先传到福建,到清朝时大规模盛行于全国。只是当时还不知道烟草的原产地在什么地方,所以《淡巴菰赋》中说:“莫能考其所出”。
“淡巴菰”又名相思草,它的原产地是拉丁美洲的西印度群岛中的达巴戈岛。烟草属于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四五尺,叶大互生,在夏日开花,花是淡红色的。从植物学来说,它是一种结果毒草,而它又是怎样演化成为广类嗜好品———烟草的呢?这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
烟草原产于拉丁美洲,而吸烟可能是从北美洲开始的,然后经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传到欧洲,再传到亚洲的。摩尔根的名著《古代社会》中所记,就是第一手确实材料。该书中说:“(北印第安人)部落召开行政会议时,主持人有时会站起来,纳烟草于和平烟管之中。将烟管放在薪火上点燃,于是连续喷烟三次,第一次喷上天顶,是表达对天神的感恩,感谢天神在过去一年中保护了他们的生命;第二次喷向地下,是表示对地母神的感恩,感谢她带来种种物产维持了他们的生活;第三次喷向太阳是表达对太阳神的感恩,感谢太阳光明不灭,普照万物。”
近代王国维的《雒名解》中说:“置匙于柴火上而燎之,使其香味随烟而达”。王氏所考的“而达”是指达于上天的神,这就是美洲与亚洲在吸烟渊源上的巧合。人们从远古以来闻惯了烟气,所以北美印第安人有喷烟敬神的礼仪,以后就衍化成人类吸烟的嗜好了。
吸烟成为人类的嗜好之一,并不是由于人类的真正需要而产生的,而是人类灵教迷信的副产品。到了现代,人们的吸烟就与宗教行为无关了,纯粹是模仿重习所致。
清朝戏剧家李渔曾在《闲情偶寄》中说过:“吾观人之一生……为万古人生之累者,独是口腹二物,口腹具而生计繁矣……乃既生以口腹,又复多其嗜欲……以至人之一生,竭五官百骸之力,供一物所耗而不足。”可依我看,很多人“竭五官百骸之力”是为供吸烟之耗吧!
关于烟草究竟是怎样由美洲传入中国的,日本学者加藤繁在《中国经济史考证》中曾经指出:烟草是在明朝时由葡萄牙人传到中国的,首先在福建、广东栽培,后来传到全国各地。清朝学者全谢山、诗人王士祯二人都说烟草产于吕宋国(菲律宾),那是因为不知道原产地的缘故。不过,也确实有部分烟草是由华侨带回福建的,此事见于《明史》,不过是在葡萄牙人传来之后了。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