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烟标,在于记录历史体验乐趣
信步走进“华夏烟标馆”,可见馆内烟标从清朝同治年间的“龙球”牌、民国时的“老刀”牌、“红妹”牌,到解放初期的“解放”牌、“凯歌”牌、“友好”牌、公私合营时的“跃进门”牌、“大警钟”牌、“红炮台”牌等等,计有3000多种,分为“花鸟传奇”、“飞禽走兽”、“梅兰竹菊”、“江河湖海”、“中华名山”、“城市印象”、“红色印记”、“古今人物”、“经济建设”、“走遍神州”、“桥的传奇”等20多个系列,可谓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问及蒋华昌老人为何喜爱收藏烟标,蒋老说,他与烟标结缘源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他正读小学三年级,因无钱买算术练习本,母亲就把家中积累的香烟壳,用针缝起来给他用。当他看到那一幅幅精美的烟标图画时,便舍不得拿它当作业本了。从此便爱上了收集烟标,50多年来一直没中断过。蒋老这么喜欢收藏烟标,你一定会觉得他本人也爱抽烟吧。其实不然,蒋华昌说他父母爱抽烟,但他没有这个癖好。“吸烟有害健康”,这一点谁都知道。为此他在收藏烟标时特别留意到,1990年前的烟标上都不标“焦油含量”,而以后的烟标上都标明了“焦油含量”,说明社会开始关注吸烟与健康的问题了,而降焦则是世界潮流。不过不抽烟并不影响蒋老收集烟标,他反而更能专心搞收藏了。为了收藏烟标,蒋老可谓是不遗余力,有一次他在外地收藏市场看到一张民国“大联珠”烟标时喜出望外,尽管对方要价很高,但他还是咬牙买下。蒋老收藏烟标与众不同,这就是只进不出,用他的话说,他收藏烟标不是投资,而是在于记录历史和体验收藏的乐趣。蒋老说,烟标是卷烟工业发展的见证书、历史的记事册、烟文化的结晶。每一枚烟标都是一页史诗,通过烟标可以触摸到历史各个时期发展的脉搏和文化。最重要的是通过烟标收藏,既丰富了退休生活,陶冶了情操,还开阔了心境,增长了知识。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快快乐乐度晚年。
办烟标馆,用“烟标文化”丰富人们的心灵
谈及办烟标馆的主旨,蒋老说这是他多年的梦想,他收藏烟标并不单纯为个人娱乐,而是要与人们一起分享烟标文化。正好安丰修建古街,街两侧建民俗博物馆,前三年又免租金,他闻讯便赶来了。在这里,他不仅结交了更多的藏友,获得不少新的烟标,还结交了一批老年朋友。这些老年朋友闲来无事时便到他这烟标馆看看、坐坐,一起聊聊烟标文化,其乐融融,有助于身心健康。进了烟标馆,就像进入了一个综合的艺术殿堂,给人们以美好的精神享受和文化品位。众多的烟标上,展现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汇聚了古今人物,叙述了神话故事,再现了奇花异草,陶冶了人们情操……有的烟标还有助于了解革命历史、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如“遵义”、“古田”、“万里长征”、“七七”、“渡江”等。烟标成为一种集中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特有之物。难怪改革开放后,烟标收藏也迅速发展成为民间的收藏活动,成为收藏界乃至社会的一种文化资源,并随同祖国文化传播而继续延伸。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