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英美烟公司出品的烟画《老虎灶》。
老虎灶是老上海弄堂口专门向街坊邻居售卖白开水的灶房。从清末到上世纪前半叶,上海几乎每个弄堂口都有这么个老虎灶,构成了市井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老虎灶”一词的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是来自“洋泾浜英语”(旧时,上海人所称的中国化英语)。近代,上海出现了大量西洋建筑。这些建筑都有壁炉,在屋顶上设有多孔烟囱。屋顶的英文为“Roof”,音谐“老虎”,因此这种灶就叫“老虎灶”。当时江南较大的熟水店的烟囱也设在屋顶上,所以熟水店也被称为“老虎灶”。另一种说法,认为老虎灶的得名与其形状有关。熟水店的灶膛口设在墙外,墙上设计两个小窗口,可以看见灶内情况。灶膛口如虎口一般,两个小窗如同虎眼,屋顶的烟囱则如虎尾,因此亦被称为“老虎灶”。
道光之前,沪上与内地一样,都食用井水。优质的甜水井不多,于是就兴起了依牌卖水的行业。开埠后的上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膨胀成一个人口百万的大都会。人多了,各种资源和设施跟不上,用水成为一个大问题。当时,英租界最先开始打机井,使用人力压水机,但能花钱安装压水机的地区着实有限。清末,上海自来水厂虽然已设立,但广大市民用水仍然十分不便。另外,上海不产煤炭,即使严冬,也很少有家庭能够24小时生着炉火。于是,卖开水的行业应运而生。
在弄堂辟一角落,垒个大灶,用大壶、大锅煮沸开水零勺售卖,不仅方便了邻里街坊,还为人们节省了煤炭和钱钞,颇受市民欢迎。1905年,英美烟公司出品的烟画《老虎灶》,便展示了老虎灶的经营场景。此项生意虽本小利薄,但足可养活一户人家。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