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社区居民杜海涛痴情烟标收藏12年,他几乎跑遍了半个中国,先后收藏了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今2万余种、10余万枚烟标,这些烟标主要以山东烟厂所产为主。杜海涛说:“我可以一天不吃饭,但是不能一天不搞烟标收藏。”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不同时期的烟标以及背后的故事,9月16日,杜海涛个人烟标收藏展在北城新区群众艺术馆首展。
烟标,即卷烟商标。小时候放学没事,杜海涛就习惯和小伙伴们去车站、旅社玩耍,在这些公共场所他发现人们丢弃的烟标图案挺有意思,“如果把这些都收藏起来就是一部很好的文化资料。”自那时起,他便萌生了收藏烟标的念头。
杜海涛真正开始收藏烟标应该从2000年算起,“一个月2000多元工资,拿出很少一部分糊口,剩下的钱全都买了烟标。”杜海涛说,为了收藏烟标,他去过湖北、河北、河南等地,身上揣着几千元参加烟标展,即便是一天不吃饭也要将钱省下来购买烟标。
2005年,杜海涛听说国营沂水卷烟厂倒闭,厂里出售烟标,于是他便骑上自行车来回160多公里路,买回了30余个品种的烟标。如获至宝的他回到家后悉心将这些烟标分类保存。
兰花牌、沂河桥、金凤、文峰、飞马……杜海涛告诉记者,他的藏品中有一半是临沂生产,建国前与建国后临沂各地生产的烟标都有。“‘兰花牌’这枚烟标,木板雕刻,横版印刷,算是临沂较早的烟标。”杜海涛说,这枚烟标他花了上千元才购得。
从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六十年代地方国营到七十年代国营,烟标很好地反映了临沂卷烟的历史。杜海涛介绍说,他的藏品中临沂的烟标图案反映了不同时期临沂人对家乡山、水的情感。“我不提倡吸烟,但是我希望通过我的这些烟标藏品的展览,让咱临沂人了解烟标背后临沂的历史。”杜海涛如是说。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