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正值烟叶采收时节,记者来到了山东莱芜钢城区辛庄镇辛庄烟站。
下午2点,记者在烟站院子里看到,等待交售的烟农自觉排成了两排,不少烟农手里拿着烟叶,一边抽烟一边议论着什么。记者凑上前去,想一探究竟。
听说记者要采访,烟农们一齐指向了一个人。“他可是大老板哩!”一位烟农打趣道。皮肤黝黑的“大老板”名叫孙宗健,本是地道的农民,却被周围人一口一个“老板”叫着,他黝黑的脸上泛了红。烟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孙宗健是莱芜数一数二的种植专业户,今年种了650亩烟叶,雇了上百人帮他种烟。这“大老板”名副其实。
问起今年种烟的收成,他心里有底,张口就来。“多亏老天爷帮忙,没遇到大灾,烟叶长得好,一亩地少说也有280斤。”
问他为啥种烟,孙宗健的回答很干脆:“一是稳,二是能挣钱。”
其实,在种烟之前,孙宗健也种过不少东西,比如当地有名的“三辣一麻”。“三辣”是生姜、大蒜、鸡腿葱,“一麻”是指花椒。可这几年,“三辣一麻”的价格就像过山车,谁也摸不准。种这些东西,孙宗健的心里没底。“前几年,我还种过丹参。这东西的行情也不稳,前一天赚钱,后一天可能就会赔钱。咱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种不了那个。”孙宗健说。
光稳不行。种烟的收入怎么样?孙宗健告诉记者,减去用工、肥料、机器和承包费等费用,加上政府和烟草公司的补贴,一亩烟叶纯收入有800元左右,比种玉米、小麦高一些。简单一算,仅种烟一项,他一年收入在50万左右。
“种烟的亩均收入不算太高,但收入稳定,如果规模大,年收入不算少。”和烟农凑在一起的辛庄烟站站长崔树军说。听了崔站长的话,周围的烟农纷纷表示赞同。有人告诉记者,苗山镇朱家店村的狄建宝从2007年才开始种烟,比很多人都晚。可他种得多,加上脑子活、会管理,年收入少说也在五六十万元。一阵议论过后,在场的烟农都认同这个理:种烟必须走规模化种植的路子,只有这样才能出效益。
烟叶规模化种植才能产生规模效益。这一点从莱芜市局(公司)也得到了印证。“没有规模化,烟叶质量上不去,减工降本实现不了,至于特色化、机械化更是无从谈起。”莱芜市局(公司)局长、总经理崔志民说。
2014年,莱芜市局(公司)将继续支持烟农搞规模化种植,支持烟农成立烟农专业合作社,减工降本,提高烟农收入。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