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频道 > 终端 > 正文

如何消除顾客的戒备心理?

2015年05月14日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冯炜
A+ A

  烟草在线专稿  开店做生意,聚集人气是很重要的关键点,如果没有了人气,店面就很容易陷入“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境地,更不用说积累财富了,没有了人气,店铺的发展更是成了一种奢望。所以,很多店家都会做一些促销活动,花很多的本钱,来吸引顾客进店。从品牌推广到店面设计,都经过精心的策划。但当大笔的资金费用投入后,却总能听到不少店铺老板的感叹:“生意真是难做,好不容易招揽来的顾客,转悠一圈又走掉了!”笔者就这个问题与几个零售户朋友进行了探讨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顾客之所以总是应付我们“随便看看”或转悠一圈干脆走掉,是因为商家与顾客之间存在着一道潜在的屏障,也就是说,顾客对商家有不同程度的戒备心理,他们认为,商家希望自己购买产品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赚自己的钱。有了戒备心理的顾客,不愿意回答店家的问题,不愿意多说话,甚至对主动介绍产品的店员产生反感,接下来的生意成交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那么,作为商家,有顾客进店来,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很快消除他们的这种戒备心理呢?

  吴桥县金沙江路综合商店零售户徐慧明

  观点:以礼待人 微笑交谈

  开店最忌讳的就是“嫌贫爱富”、“以貌取人”,只有做到“来者都是客,进门三分亲”,以同样的热情招待进店的每一个顾客,不厚此薄彼,才能吸引客源,留住顾客。

  我的店铺位于县城南段的一座立交桥旁边,店铺周围的消费群体主要是附近的两个高档住宅小区里的居民们。前年夏天,晚上六点来钟,店里忽然进来了三五个陌生的外地口音的顾客,他们看上去蓬头垢面,身上的工作服也脏兮兮的,散发着难闻的汗臭味。当时,我并没有因此而怠慢他们,我与招待店里其他顾客一样,热情地和他们打着招呼。这几个人,每人购买了一盒“利群”烟后,没有马上离开,依然饶有兴趣地站在店里的卷烟展示柜前,对着里面摆放着的卷烟指指点点。看到这个情景,我送走了一位买啤酒的顾客之后,赶紧走上前去,微笑着问他们还有什么需要,见他们不说话,也不离开,我主动向他们介绍了几款店里刚刚到货的新品卷烟。令我没想到的是,听了我的推荐之后,他们又每人掏钱买了一盒“将军(3G)”,然后,高高兴兴地离开了。大约一个多小时之后,又有七八个顾客说说笑笑地来到我的店里。我仔细一看,其中就有刚才来店里的那几个人,只不过他们现在的装束有了很大的改变,变得干净利落,精神抖擞了。原来,他们是来自安徽的在立交桥上维修铁路的铁道工人,昨天刚到,就住在我店铺附近的长城宾馆里。刚才,他们才收工,路过我的店铺买盒烟,还没来得及回宾馆清洗,所以一副邋遢的样子。

  现在,再来我店里买一些夜宵零食和生活用品。那天,在先前来过店里的那几个铁道工人的“忽悠”下,我又卖掉了三盒“将军(3G)”。因为我的脾气好,与他们说话和气,并且爱说爱笑,这些维修铁路的工人们当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我的店里消费。他们干得是力气活儿,但薪酬很高,所以,他们也舍得花钱消费,平常抽的卷烟档次一般也都在15元以上。那个夏天,附近别家店铺的“将军(3G)”滞销积压,而我店里的“将军(3G)”供销两旺。客户经理刘经理惊异地问我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我幽默地回答他:我的成功秘诀是善于微笑。

  微笑,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还是一种赚钱的武器,因为微笑能把你的友善和关怀有效地传递给顾客,尽快消除顾客的戒备心理。平等待人,微笑服务,能给顾客留下亲切的好感,顾客的这种对你,对店铺的好感,可以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可以使彼此结成友善的联系,而这种愉快的联系又是我们推销自己,推销产品,获得财富的基础。

  吴桥县长江路运河烟酒店零售户王圆圆

  观点:得体赞美 拉近距离

  顾客进到一个陌生的店铺,因为对店家以及店铺所销售的产品不了解,心存戒备心理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如果店家能够通过仔细观察顾客,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并真诚地加以赞美,以此引起顾客足够的自豪感,那么就会在无形之中拉近与顾客的距离,消除他们心里的戒备,赢得顾客的信赖。

  赞美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用赞美恭维顾客,用赞美拉近与顾客的距离,用赞美打开顾客的心门,是一种很必要的行销策略。但是,如果你的赞美并不是基于事实,或者发自内心的,那就很难让顾客相信你,甚至有的顾客会认为你是在讽刺他。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有一个中年妇女领着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来到我的店里买小食品。这个中年妇女我见过,她好像就住在附近,经常看到她在我店门前的马路上骑车经过。这个女人的脸颊左侧长着一块大大的黑斑,几乎遮住了半边脸。她脸上这明显的特征不免会让人多看她两眼。我居住的镇上有一对弱智痴呆的夫妻,生养了四个孩子,几个孩子没人管,整天在马路上乱跑。不久前,那家里的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儿,就坐在马路中央玩,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都绕着他走,生怕惹上麻烦。这个长黑斑的女人骑车路过,见此情景,她放下自行车,把小男孩从马路中央抱到了人行道旁安顿好,才匆匆离开。

  通过这件事情,我对这个善良的女人充满了好感。这中年妇女第一次来我的店里,我连忙起身热情地打招呼,可是这女人却表情漠然地不回应。倒是她带来的孩子一边挑选食品,一边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我在一旁由衷地称赞道:“这是你儿子呀?这么机灵可爱,真好!”中年妇女听了以后,脸上的表情一下舒缓了许多,她用慈爱、自豪的目光看着男孩子,终于微笑地回应我:“这孩子好调皮呢!”说到孩子,中年妇女的话也渐渐多了起来。她告诉我,她在县城的服装厂工作,经常加班,没时间照顾孩子,孩子现在衡水的一所寄宿制学校上学,一个月才回家一次,每次临走都要买些食品捎走,到学校慢慢吃。了解到这一情况,我特意为她儿子挑选了一箱生产日期最新的牛奶。看到那对母子高高兴兴地提着大包小包离开店铺,我的心里也充满了欢喜意。从此以后,那中年妇女成了我店里忠诚的顾客,她不仅经常光顾我的小店,还把她服装厂的姐妹们介绍到我店里来购物消费。

  赞美是人与人沟通的润滑剂,人人都希望获得认同。赞美的语言越详实具体,说明你对顾客越了解,对顾客的优点越看重。当顾客感觉到你的真挚、亲切和可信时,与你的距离自然会越来越近,因此,我们要想赢得顾客的信赖,就必须学会真诚的赞美。

  吴桥县京福路海马副食店零售户齐立娟

  观点:适度热情 把握时机

  顾客进来店门后,身为店家,理应为顾客提供及时热情的服务。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顾客都具有了自己的主见,有些顾客习惯于凭自己的喜好自由挑选商品,他们不愿意店里的促销员过多地干扰。如果店家或促销员的热情过高,反而会遭到顾客的反感,并心生戒备。所以,促销热情只需要“七分饱”,让顾客感受到自己作为店家或促销员的热情好客就可以了。我自己就有过切身的体验。一次,我去街上的一家服装店买衣服,从我一进门开始,就有一个年轻的女店员一步不离地跟着我,我每触摸一件衣服,她就会殷勤地推销介绍:“这是今年的新款,挺适合你的,试一试吧!”“你真有眼光,这是新款,很适合你穿!”反反复复就这么几句话。我身材矮小略胖,本来适合穿一些小款型的衣服,女店员却指着一件浅粉色的大衣,说很适合我穿,这让我很反感,甚至觉得她是在嘲讽我的身材,当时我心里很是不痛快。这样的小店,我以后断不会再去光顾了。

  我认为,一个合格的促销员,应该学会察言观色,把握时机,为顾客提供他们需要的张弛有度的服务,把更多的消费自由权交给顾客。顾客心存戒备,在进店后,大多会表现为少言寡语或对店家的热情招呼反应冷漠。对待这样的顾客,我们可以在离顾客3米以内的地方,注意仔细观察其神态表情。当看到顾客左顾右盼渴望得到帮助时,再上前对产品进行热情的推荐介绍,也可以寻找恰当的说话时机,多询问他们周围与之相关的事物,在很短的时间里找到顾客喜爱的话题,使对方开口说话。当顾客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我们要认真倾听,也可以附和赞同,并针对顾客关心的事情去询问他们的意见,这样,才能解开顾客的心结,消除顾客购物时的戒备心理。

  结语

  如今是现代化的商业社会,人与人之间最缺乏的就是沟通,我们开展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招揽顾客,其根本目的就是与顾客沟通,了解顾客的需求,完成商品交易。所以,零售户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一定要善于观察和揣摩,正确判断消费者的来意和爱好,有礼有节地接待顾客,并与之交谈,了解有关信息,进而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只有这样,才能很快打消顾客的戒备心理,并使整个销售过程进行得有始有终,让顾客的第一次偶然光临变成今后的必然光顾。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