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镜头,曹子勇和老伴笑得开心 /人民网 程浩 摄
眼下,正值烤烟收获季节,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鸣鹫镇鸣鹫村委会石洞村民小组的258亩烟叶全面进入烘烤阶段。
烤烟地里,近一人高的烤烟一片连着一片,烟叶叶片适中,甚是喜人。烟农们正忙着采摘烟叶,54岁的曹子勇则忙着把烘烤好的烟叶进行分类。
曹子勇是老烟农,栽烟超过20年,他记得第一年栽了6亩,后来技术有了,面积随之增加,最多时栽了27亩,这两年岁数大了,只栽了12亩。
不管面积咋调整,对曹子勇来说,烤烟收入始终占全家年收入的绝大部分。
种烤烟后有了些积蓄,原来家里住的土坯房,他把房子重新修了。
两个女儿学习好,曹子勇一心供她们读书,可烤烟收入不能解决那么多问题,有几年他家日子过得艰难,2013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两个女儿争气,大女儿前几年考上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毕业后考入红河州第一中学,教的是高中政治,最近又考上研究生;小女儿上的是三明学院,时不时会给曹子勇打电话,“我赚了600块!”一次,小女儿靠勤工俭学赚了点生活费,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父亲,曹子勇这头听着,眼泪在眼眶打转,“娃儿懂事啊!”
女儿们上学的这些年,除了靠烤烟支撑,政府、学校会给予适当补助,这让曹子勇负担减轻不小。大女儿如今已结婚,女婿也是鸣鹫镇的,小两口挺努力,在蒙自市区贷款买了套二手房,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奔头。
“(大女儿)买房你没给支持点?”好事者问。
“哪有钱啊,我还要供老二读书!”曹子勇笑着怼回去。
靠烤烟收入支撑家庭到现在,他不确定种烤烟能种到多大岁数,“可能等娃儿有了孩子,我就去城里带孩子了!”他眼神里充满着不确定性,“但不管咋样,得感谢烟草部门多年前教给我们这一项种植手艺,让家里日子始终朝前走着。”
“这话没错!”搭腔的是堂弟曹子柱。37岁的他栽烟近20年,从起初栽烟5亩,发展到今年的25亩,烤烟收入水涨船高。2018年,曹子柱花30万元盖了新房,其中贷款20万元,如今每年烤烟毛收入七八万元,他说自己还贷款有底气。
像曹子勇、曹子柱家这样的烤烟种植户,在石洞村有15户,占了全村三分之一还多,说烤烟是村里的支柱产业不过分。
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云南省蒙自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千方百计保烤烟产业用地,采取集中供烟苗、供农资、供技术,并筹措资金完善烟区水、路、烤房附属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烤烟种植,保障群众收入。
“对所有烟农,我们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近几年我们还用生物质燃料替代燃煤进行烘烤,一是减轻污染,二是烘烤出来的烟叶质量有保证,增加了烟农收入。”蒙自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工作人员说。
以后是不是要去城里带娃,眼下曹子勇还没时间静下心考虑。一边唠着嗑,一边分着级,他随手拿起一片烤好的烟叶,叶片色泽桔黄,成色不错。“这片可以!”他转头和老伴讲。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