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频道 > 正文

情系扶贫路 唱响致富曲

福建省武平县局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2017年01月24日 来源:福建省烟草专卖局网站 作者:姬宏波、兰希
A+ A

  烟草在线据福建省烟草专卖局网站报道  村里,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田间,一条条渠网路网错落有致。时而,身旁还掠过烟草援建的其他水源工程、烟基项目……2016年岁末,走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局及县局干部职工挂钩帮扶的乡镇村落间,处处呈现出喜人的变化。

  来自武平县局的一份报告称,自2014年以来,他们已对扶贫挂钩村永平镇昭信村投入236.26万元,用于共建乡村硬化道路、水渠和水坝建设,总共32个项目。2016年,开展脱贫攻坚挂钩帮扶工作,县局41名干部职工与贫困户挂钩结对。

  更大的层面上,他们所参与的全县扶贫工作成绩同样喜人:此前的10月份,武平扶贫办成为福建唯一荣获“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的单位;11月份,武平县又被评为2016年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其中还专门指出,这一评价结果表明“精准扶贫补短板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这让人不由得好奇,这场精准扶贫战,武平县局到底是怎么打的?

  结亲拔穷根

  “我们在3月份便制定下发了脱贫攻坚挂钩帮扶工作方案。”武平县局副局长修启贵说,方案就参与帮扶的对象、职责、保障措施等都进行了一一明确。

  根据方案,县局挂钩帮扶贫困村要做到如“制定一个计划”等“四个一”,而干部挂钩帮扶贫困户要做到如“摸清一个底子”等“五个一”。虽然任务多,工作难度可能还不小,但修启贵觉得很感动的是,县局从上到下,从中层干部到年轻员工,“大家积极性非常高,甚至不需要动员,都一个个自愿参加,没一人推脱”。

  3月29日,在县局局长石健林等领导班子成员的带领下,参加干部挂钩帮扶的首批人员深入到永平镇中湍村开展精准扶贫“立卡结亲”工作。随后,按照帮扶方案,县局41名干部职工陆续完成了挂钩结对规定的“五个一”等内容。

  “越深入到村、到户,越发现扶贫不是那么容易。”修启贵说,比如在产业扶贫“造血”上,原先他们觉得可以利用烟草的优势,发展规模化烟叶生产种植等,但一番摸底走访后,发现分散在两镇三村里的41户“一对一”帮扶贫困户,没有一户是烟农,更让他们忧心的是,其中多数是因残因病因孤寡老人致贫,其他的则是长年外出打工,一年下来都见不上面。无论是搞种植养殖业,还是其他产业,没有劳动力,显然一切都无从谈起。“稍微还能干动活的,但凡提起干创新的项目,积极性也不高。”县局秘书兰希说,在她帮扶的中湍村,就有很多是这种情况。

  怎么办?县局干部职工没有气馁,在不断的走访和思考后,一方面,他们对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在送上情感关怀之余,又积极为其协调各项政府的兜底扶持政策;另一方面,对有一定劳动力的贫困户,结合该户种植养殖业的底子,因地制宜,在烟草为每户提供的1000元扶贫启动金外,建议并指导贫困户扩大其自身产业的规模,从而增收致富。

  扶出新气象

  12月28日,当记者来到中堡镇罗助村时,村里的鞭炮声正噼里啪啦响得欢。原来,县局烟基办主任钟增荣结对的贫困户林传中正好在乔迁新居,两层房已竣工了一层。“亲戚们都请来了,很感谢你们,很感谢好政策。”林传中的妻子很激动。“她原先养了一些鸡。”村主任林发年说,收到烟草的扶贫金后,在烟草人员的建议下,她用这些钱扩大规模,“今年养了200多只,这个增收很可观”。她的公公和婆婆一个残疾,一个卧床不起,如今居住条件改善,也让他们有了盼头。

  该村另一贫困户林开禄外出打工了,家里两位老人所住的房子也是新近才建好搬迁的。老人说:“那个旧的土房子是1973年我20多岁时盖的,现在的新房好啊,不漏风,不漏雨。”还让老人念叨的是,“他今年都来十多次了,跟我们很亲啊”,一边说,老人一边指着与他们挂钩结对的烟草员工钟鸣感慨地说。

  “这样的走访是常态。”修启贵说,虽然“五个一”只要求每季度走访一次,“但实际上大家都会自发多去,有些老人因此还打电话说,你们不时看望关心我,比我儿子还好”。他还透露,像逢年过节去看望,县局没要求,扶贫方案也没要求,“大家不仅去,而且都会自己掏钱买些油啊米啊慰问”。

  这样的辛勤付出,收到的也是令人欣慰的成果。

  “前面那两户今年都实现了脱贫!”林发年说,村里一共16户贫困户,烟草挂钩了14户,“一年下来,已经有6户实现了脱贫”。与方案里写的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的目标比,这样的进度,确实喜人。

  而在永平镇昭信村,这里因为烟草从2014年就开始挂钩扶贫,展现的则是另一番气象。

  作为武平县烟草专卖局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驻村任职干部,石健田来到昭信村后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他介绍,昭信村是该镇最大的村,有3000多人,44户贫困户基本都是因病致贫,但2016年他们已预期完成32户脱贫,实现目标80%,远超任务指标。

  “刚来时,村里财政收入不仅没有,还负债一百多万。”石健田说,他们因地制宜确定了产业扶贫计划,2016年实施中的脱贫攻坚项目就有4个,包括光伏发电项目、刘坑自然村道路硬化、数字家庭示范村、旅游观光农业,总投资300多万元。“像光伏发电,我们经测算,每年就能为村集体进账两三万。”

  该村村主任钟配华由衷地说,因为驻村帮扶,“我们争取到了很多资金,争取到了很多项目,有没有这个,区别真的非常大。”

  而在参与扶贫的干部员工看来,扶贫,与其说是责任,不如说是如今的一种使命。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