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频道 > 纪实 > 正文

“石夹子”变成“钱夹子”

2013年09月13日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杨世祥
A+ A

  烟草在线专稿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兴泉镇塘房行政村石夹子小组,一个大山深处的苗族傈僳族村。村子里树多石多,百年青树百年核桃树挂果的花椒树,还有屋前屋后的桃子树和李子树;村子大山夹小山,小山夹石头,山上大石头,村中石头大,屋前屋后小石头,房间里还有搬不走的石头,地里一半是石块;村子叫“石夹子”,是个名副其实“夹石村”。

  石夹子全组人口91人,苗族10户,傈僳族11户,有耕地129亩,从1992年开始种烟,有20年的种烟历史,算得上是老烟区了。以前好多村民是种一年歇一年,要不就是挖几年煤后回来种烟,种几年烟又去挖煤,断断续续。几年挖煤工几年烟农,种烟技术没有连续没有更新,产值产量很提不起来,群众经济困难生活贫困。

  但有一个人和别人不一样,这个人叫陶建国,苗族,1991年陶建国高中毕业回乡,当时是塘房村第一个高中生,也是唯一的高中生,毕业后到县劳动人事局参加招工考试,进河东国营洗煤厂当工人,干了几个月洗煤工人,月工资不够吃饭就又回家。他后来又去当时的文乐乡财政所干了三个月的临时工,境况还是和当工人差不多,还是个工资不够吃饭。于是他再次回家,从此打消了出去发展的念头,专心致志种烤烟,从1992年开始种烟一直到现在还在种烟,其间有亏有赢,有苦闷也有笑声。不过种烟技术越来越成熟,种烟的经济收入一年赛过一年,陶建国也成了石夹子种烟示范户,典型代表。

  近几年来,烤烟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和规范,加上烟价的上升,政府和公司对基础设施加大了投入,种烟的收入越来越高,种烟的经济优势比对优势越来越明显,再加上陶建国典型的带动下,全组村民的种烟积极性空前高涨。除了两家没有劳力的农户,全村种烟农户达十九户,土地除了菜地以外基本上都种上了烤烟,在烟站技术员的精心指导和大家的努力下,去年基本上每家收入都达到二万元以上。由于有了收入,村子里家家都购置摩托彩电等居家用品,手机更是人手一台,连放羊的老头兜里都装有手机,村子里烤烟经济收入的增长,带动了其他的产业,发展的花椒核桃种植和山羊养殖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在“石夹子”种地是要点耐性和韧性的,一锄头下去就会碰着石头,手磕得生疼,没经常干农活的要不了几下手就起泡了,锄头用不了多久就卷口了。但村民苦中作乐,称老辈子说“石头屙屎千年肥”,“一两石头二两油”,以前种包谷没搞头,粮食不够吃没有钱花,现在种烤烟,确实达到“一两石头二两油”了,只要种烟找到钱,苦点累点没事,好在现在每家种烟都有钱都置办了旋耕机等农具,大大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效率。

  谈起烤烟,陶建国如数家珍,理墒、育苗、防病、烘烤、分级等等,他说,多年的烤烟种植,各个环节的技术程序已经成条件反射了,哪个环节该做什么,下一步该做什么,已经入心如脑了。他认为,要想真正种好烤烟获得好的效益,就不要有等靠要的思想、观望的思想,看准了的事就要坚持下去,现在的烤烟产业,烟草公司和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建设基础设施,并有稳定且逐年上调的价格,天时地利都有了,只要用心提高技术用心劳作,没有种不好的烟。

  今年四十二岁的陶建国,目前的身份是烟农、育苗专业户、养羊户、乡村医生。种烟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每个环节每道程序都不可大意,但老陶多年种烟经验丰富,忙而不乱。勤劳能干的媳妇是他不可缺少的帮手,由于老陶除了烤烟还有别的事,每个月要抽一至两天的时间到学校和村委会给全村一岁到六岁的小孩打预防针,平时还要给村民看看一般的病打打针。所以烘烤分级等技术活也传帮带给媳妇,苗族女人的勤劳在华坪是出了名的,几年下来,技术规范等也潜移默化给媳妇,他不在的时候,媳妇独挡一面女人当男人使,把烤烟活儿做得井井有条,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老陶不是组长,但他是个热心肠的人,村子里哪家有红白事都喜欢去帮忙,村子里的谁家小孩老人病了,半夜三更一个电话,二话不说背起药箱就出去了,自己没把握的病就出主意送乡医院县医院。别家的烤烟肥料没有买够农药没有了,只要自己有的就借给别人,也很不计较人家还不还,所以在村子里不管是苗族还是傈僳族都对他印象非常好。

  老陶个子不高,身体俏瘦,但显得精干精明,高中文化的知识底蕴使他对很多知识旁类触通,接受新鲜事物新观点快。当年县卫生局选定他作乡村医生的时候,就是看中了他的善良和正直,好学和耐心。公司动员烟农搞育苗专业户,烟站对水源好土地平整的几户烟农做工作就是做不通,就是不愿意搞。陶建国听说后,主动要求在自家地上安装大棚育苗,并自己买水管把水接到育苗棚。公司推广卧室密集型烤房,别人还在观望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他已经联系烟站咨询技术员建起来了,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烟草公司是不会让烟农吃亏的”。

  老陶每年种植十几亩烤烟、羊圈里八十五只山羊,猪圈里八头肥猪、三十多只鸡、自留山上四十亩花椒、家里一个儿子在县城读高中一个儿子在塘房小学读三年级,老人年事已高就帮家里放放羊喂喂鸡,地里的劳动力就只有陶建国和妻子两人。总之,陶建国给人的感觉就是六个字,“忙,很忙,实在忙”。

  2012年,陶建国种了十亩左右烤烟,烟款七万九千元,加补助八万元左右。两个育苗中棚除去请工和投入剩下五千元的收入,出栏三十一只山羊收入一万五千元,花椒卖了四千多元,加上乡村医生的补助,老陶去年收入达十万多元,老陶的忙,忙得值得,苦也苦得值得。别人这样说,老陶自己也这样认为,比起背井离乡到外面去打工,感觉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烤烟种好不在于种多,这是老陶十几年种烟的经验,他说:“我去年种十亩烤烟,基本上没有请工,移栽用工最多的时候也只是村子里相互换换工就解决了,烤烟种出水平,亩均产值提高了,投入降低了,种十亩比种二十亩强”。陶建国今年种十三亩烤烟,目前预整地等前期准备工作已做好,育苗棚里的烟苗一天一个样,目前他主要精力就放在育苗管理上,间苗剪苗控温,每到工序都必不可少,他说,“这大棚里的苗是我的希望也是全组村民的希望”。

  2013年,公司推广膜下小苗移栽技术,市县公司烤烟工作挂钩组和烟站技术人员在老陶的烟地里搞技术培训,村子里基本上每家都来了人参加培训。在技术员的现场操作讲解下,精通傈僳话的老陶现炒现卖,一会儿用苗族话讲给苗族亲戚听,一会儿又改成傈僳话讲给傈僳烟农听。汉话苗族话傈僳话,在老陶的嘴里随时变换着,让一个才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大为惊奇这种形式的双语培训,一场培训会下来,效果甚佳,连几个不怎么听不懂汉话的傈僳族苗族老烟农都满意而归。

  对于“膜下小苗移栽”,老陶认为是一项比较科学比较成熟的技术,技术不复杂容易操作容易推广,他一个星期前烟站搞培训时种下的二分“膜下小苗移栽”已全部破膜,保水长势快,而且成活率高,省去了两次浇水和补苗的劳力,节约了劳力成本。

  市局(公司)领导到兴泉调研烤烟工作,听说老陶的烤烟亩均收益是兴泉最高的,特地赶到他家了解情况。老陶听烟站站长的介绍说他种烟得到市局领导的关注,感到很高兴,和领导谈起他这几年种烟的体会和经验,谈起公司对村子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烟农的扶持。他说,“现在有公司和政府的的扶持,有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烤烟收入成倍增加,烤烟已经是村子里的支柱产业了,现在石夹子家家都有几万元的存款,石夹子变成了钱夹子,生活质量有了质的提高,孩子读书也有钱了,不像以前孩子考起大学就又喜又忧,喜的是孩子有出息了忧的是没钱。所以,大家都从心里感谢烟草公司,感谢烟草公司领导和技术员”。

  市局领导问他去年的效益怎样,他说,“我去年栽了一万株烟,每株烟达到七块多,今年要争取达到每株烟八块”。市局领导对他的“株效益”观念很赞许,说他经济账算得很精,认为现在公司、烟站和技术人员就要向烟农群众宣传这种“株效益”的观点,用华坪土话说得直观点就是“一窝烟干到好多钱”。让烟农群众把这种“株效益”的观点入心入脑,让“株效益”的这种精细化种植的观念来提高质量提高效益。

  老陶在和领导拉家常的同时,用苗族话叫他媳妇去杀鸡买酒,说领导来他家是看得起他,要请领导好好吃顿饭再走。恰好挂钩组的一位技术人员懂得苗族话,赶紧制止了他,领导知道了他的意思后很感动,说,“你们的好意我们领了,后边有时间一定来你家做客拉家常,现在农忙季节节令不等人,不过多耽搁你们的宝贵时间,你们种好烟种出效益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并鼓励他搞好新技术的推广,积极宣传“株效益”的观念和认识,在村子里起好带头作用,增加家庭收入,培养好孩子读书成才,提高生活质量”。

  走出老陶的院子,大家看到核桃树下、花椒树下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羊羔,老陶很高兴地说,“今年是好运的一年,家里的羊群又新添了三十五只小羊羔,其中有五对双胞胎”。

  石夹子变成钱夹子,愿石夹子的烟农群众今年获得更好的效益。

  愿老陶的好运连连,日子越过越红火。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