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金秋时节,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平地烟点迎来一辆辆载满“金叶”的农用车,收购场所内秩序井然,黄灿灿的烤烟堆放整齐,前来交烟的烟农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纳荣发,平地村的一名烟农,种植烤烟已有十余年,今年种植了20亩烤烟,种植烤烟一直是他家里的支柱产业,“我到烟站卖了500多公斤烤烟,卖了13000多元。现在要赶回家继续烘烤下一批烟叶了。”纳荣发欣喜地说。
在跟着纳荣发去往他家的路上,一座座新能源生物质烟叶烤房正运转着。“现在有了这个新能源生物质烟叶烤房,烘烤烟叶真是比从前轻松不少,以前用煤炭烤得两三个小时加一次燃料,现在加一次燃料可以管12小时以上。燃料容易存放,引火也快,现在只要把控制器设置好,燃料加足,晚上就可以安心睡到天亮,再也不用熬更守夜的守着炉火。并且这套设备的稳定性也好,是省工省时又省力,帮了我们烟农大忙。你们看,这生物质燃料燃烧后,排放出的气体也明显比以前的环保,烤出来的烟叶质量品质也很不错。”提到生物质烤房的使用效果,纳荣发介绍说到。据悉,今年仁和区共配置生物质烤房305座,采购生物质燃料1000余吨。三年来,仁和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通过逐年扩大清洁烘烤示范的方式,累计推广修建非煤自动化烘烤烤房455座,占全区烤房数量的60%以上,有效降低了燃煤使用,大大改善了烟区大气质量,实现了烟叶便捷自动化烘烤。
“不仅仅是烘烤方式实现了自动化,烘烤燃料更环保,这几年,仁和烟草在绿色生产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平地烟点的烟技员张文洪说到“在生产方面,我们采取无人机统防、靶标防控、精准用药和烟蚜茧蜂、食诱剂、性诱剂、太阳能杀虫灯、生物制剂防控等方式,实现了绿色防控全覆盖,烟叶烘烤前有风险排查、烤后有专项检查、逗硬考核等等措施,有效控制了非烟物质,保证了烟叶质量。并且为了实现‘零污染’目标,我们在回收废旧地膜和农药包装物等方面也是下了硬功夫。你看,我今天就是来农户家里回收农药包装物的。”
近年来,仁和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集中回收”与“引导回收”相结合,累计回收地膜100余吨,回收率达85%以上,持续开展农药包装物回收保障水土资源安全,通过“以药换袋”的方式,累计回收农药包装物1800余公斤,实现了烟用农药包装物回收全覆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产业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创品牌、出效益”就是要持续做好作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员防护,从而提升烟叶质量,发展仁和生态特色烤烟产业,让烟农“有活干、有钱赚、有盼头、有劲头”。今年,平地镇平地村、波西村、辣子哨村作为烤烟种植“千亩村”,亩产约300斤,预计每亩收益4000元左右。烤烟作为国家统一管理的计划性经济作物,经济效益稳定,只有农民富裕了,产业发展了,乡村才能振兴。
辣子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孙尚丽正将自家采摘好的烤烟往家里运。
“以前天气干旱,我们这里用水困难,只能种些玉米维持生活。2004年开始,我家开始试种了4亩烤烟,但是因为天气干旱,自己的种植技术也不好,收入很不理想。近年来,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烟草公司也给我们修水窖、修烟路,用水和交通问题都得到了极大改善。还有专业的烤烟种植和烘烤培训,烟技员也经常性的上门进行一对一的技术指导。2014年我家就脱贫了,现在我家烤烟已经发展到了26亩,烤烟年纯收入能达到7万元左右。”
像孙尚丽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仁和烟区还有很多户,不仅仅是贫困户,针对广大烟农,近年来,仁和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从种植技术支持,再到农具农机补贴、水池灌溉建设、村社道路硬化、基础设施升级,全方位助力烟农发展烤烟产业,提高经济收入,通过积极探索减工降本和促农增收的机制体制、引导传统种植户、种植专业户向烤烟家庭农场模式转变,以规模化种植促进减工降本,大大降低了烟农种烟成本。
又是一年烘烤季,又是一年好收成。仁和区的种烟村以生态为基、产业为柱,以“绿色生态、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彰显特色”的烤烟生产理念,让烤烟产业为农民增收入、强实力,提振当地烟农和群众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让美丽乡村充满活力、优势鲜明,努力实现绿色生产与经济发展双赢。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