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是全国重点优质烟区之一,烟叶生产是闽西北地区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受农村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调整等因素影响,福建烟区优质烟田和核心烟田的转移、流失压力逐年加大,“在哪种烟”的问题愈加突显。从发展角度来看,探索“在哪种烟”不仅必要,而且正当其时。
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着眼于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抓住福建省政府推进水稻生产功能区建设和保护这一契机,将核心烟区与水稻生产功能区融合,积极建设烟稻双优基地,因地制宜探索“在哪种烟”,将优质烟叶生产资源向核心烟区集聚,稳定了烟叶生产的基础。
顶层设计 统筹谋划
保护优质烟田是解决“在哪种烟”问题的关键措施。早在2018年,福建省局(公司)就编制了《全省优质烟叶生产资源保护规划》,从基本烟田中选出耕作条件好、烟基配套强、可连片种植的130万亩核心烟田,确保烟叶种在“最优质、最安全”的地方。
在福建省局(公司)的争取下,2019年6月,福建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提出将烟叶生产纳入全省农业农村“十四五”发展相关规划,将核心烟区建设与水稻生产功能区建设相融合,稳定烟稻轮作制度,建设烟稻双优基地。
2019年9月,福建省局(公司)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共同出台通知,明确在全省建立133.5万亩核心烟田,划定的核心烟田与水稻生产功能区重叠面积占核心烟田总面积的90%以上,力争达到95%。
“去年12月份以来,市政府和县政府相继出台通知,明确了核心烟区建设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具体要求、扶持政策等。”龙岩市上杭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局长、经理范启福介绍说,“‘政府主导、乡镇主体、部门主力’是我们抓核心烟区建设工作的具体思路。”
核心烟区不仅要建设,更需要保护。为此,福建省局(公司)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明确核心烟区保护工作措施,要求全省各级烟草、农业农村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将现有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向核心烟区与水稻生产功能区的重叠区集中,完善落实管护机制,提高烟田标准化水平,发挥基础设施长久效益。
浦城是南平的核心烟区之一。“此次出台的管理办法和扶持政策,确定了核心烟区建立的重大意义和保护要求,能有力促进浦城县核心烟区保护工作日趋完善并发挥长效作用。烟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将更有抓手。”浦城县副县长赖传铭如是说。
系统推进 协调发展
核心烟区建设涉及诸多方面,要聚集各方力量,系统推进。
龙岩烟区在推进过程中将核心烟区建设工作分为构建核心烟区建设标准、对核心烟区进行建档立卡、建立核心烟区保护机制等层面——
在建设标准上,明确核心烟区建设要求,同步核心烟区与水稻功能区。
在建档立卡上,借助烟基管理系统平台,做好基本烟田信息的登记和录入,建立电子档案,并应用GIS信息技术,逐片绘制电子地图。
在保护机制上,提出建立“烟稻轮作,水旱轮作”耕作制度、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落实土壤保育关键技术、推动农业机械应用,等等。
核心烟区建设的基础在于保护,其核心和生命力则在于烟叶与水稻产业的融合发展。福建烟区积极推进烟稻产业融合,建立稳定的烟稻双优基地。
三明市沙县针对96%的烟农为外来户的情况,借助现有成熟的县、乡镇、村土地流转平台,将集中连片的优质烟田统一流转给烟叶家庭农场和烟叶产业经理,土地租赁合同年限由往年的1年至2年延长到3年至5年,户均种烟规模达47.6亩。
上杭县“三丰”片区建立核心烟区2850亩,同时这里也是龙岩市龙农发“红古田”现代烟稻产业园的核心项目区。今年,该片区种植烟叶2836亩、优质烟稻2000亩、水稻制种300亩,建立起农户、合作社、烟草企业、参与企业、消费者五方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产销一体化融合模式。
沙县夏茂镇是三明市政府乡村振兴示范乡镇。2019年,三明市局(公司)与沙县政府在此建立了7660亩的市级烟区产业综合体,试点打造“烟叶+优质稻”为主、“烟叶+烟后水稻制种”为辅的烟农增收模式。
……
“开展核心烟区规划和保护是优化烟叶产能、提升烟叶质量,适应烟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福建省局(公司)局长、总经理李民灯表示,要切实落实好133.5万亩核心烟田建设任务,落实好5.5万座重点保护烤房,推动各类生产要素逐步向核心烟区集聚,更好地稳定烟叶生产基础,提高烟叶生产保障水平。
土者,万物之所滋生。核心烟区的建设,为福建省局(公司)破解“在哪种烟”问题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必将为全省烟叶高质量发展筑牢更为坚实的基础。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