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摘要:促进烟农增收是烟草行业当前重大的历史任务,是广西烟叶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烟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是促进烟农增收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烟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促农增收模式的分析,为推进广西烟区促农增收工作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对策。
关键词:烟区促农增收 模式 分析
“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是广西烟区2016年提出的促农增收新模式,该模式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以合作社为抓手、以烟草产业和烟后经济为支持、以强村富民为目标,集成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烟草农业的产业优势,可操作性强,烟区各地反响积极。借此机会,谈一谈对该模式的认识。
1.促进烟农增收是烟草行业当前重大的历史任务
2004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工作,核心和落脚点都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国家烟草局近年来连续专题召开促进烟农增收座谈会,明确将促进烟农增收作为行业继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之后,又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是行业调控原料供应、推进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稳定烟农队伍、夯实产业基础的迫切需要,是落实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任务的迫切需要。
2.促进烟农增收是广西烟叶发展的生命线
由上表不难看出,“十二五”期间,广西烟叶总体上呈倒V字形发展,究其原因,固然与2013年行业做出的烟叶“三年调控”部署有关,但最根本的还是在于烟农亩均收益的变化(2014年限制下低等烟收购、不能反映真实水平,真实效益应低与2013年略高于2015年)。“十三五”行业烟叶工作的主基调依然是控总量、去库存,与烟农增收的矛盾将日益凸显,广西烟叶能不能守住底线并谋求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持续促进烟农增收。
3.“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是促进烟农增收的有效途径
3.1促进烟农增收途径的可行性分析
3.1.1价格和补贴。国内烟叶收购价格已经连续涨了多年,“十二五”期间烟叶收购均价累计增长了55%,超过了津巴布韦、巴西等国外优质进口烟叶的价格,已经很难再有上涨空间。烟叶的生产补贴也基本到了上限,包括广西在内的很多烟叶产区甚至补贴到企业没有了效益。单纯依靠价格和补贴来增加烟农收入已经越来越不现实。
3.1.2产量和质量。“十二五”期间,全国烟叶单产由2.54担提高至2.73担,上等烟比例由45%提高至58%,收购均价由17元/公斤提高至27元/公斤,从烟叶正常生长发育规律来看,适度考虑自然灾害影响,烟叶的产量和质量已经稳定在较高的水平,除非有巨大的科技进步,否则依靠提高产量和质量来增加烟农收入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3.1.3合作社。农业生产而言,随着现代农业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民合作社或类似组织的合作优势越来越明显,通过专业合作集成资本、劳动力、技术、土地、设施等要素,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农民收入。近些年中央1号文件多次强调把发展农民合作社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增强农村活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烟叶发展来看,情况类似,单家独户烟农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增收困难,组建烟农合作社,依托专业合作转变发展方式、减工降本增效,依靠互助合作开展多元经营、拓宽增收渠道,逐渐成为了烟草行业促进烟农增收的主要途径,2016年全国烟农增收工作交流会上,12家交流单位中有11家是围绕合作社进行交流,也直接体现出了烟农合作社在促农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
3.2广西烟区促农增收的主要工作模式
在促进烟农增收的组织形式上,烟草行业目前主要有3种模式,即“合作社+烟草公司”、“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电商平台”。广西烟区普遍采用的是“合作社+烟草公司”模式,在过去的几年中,这种模式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用工、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了烟草公司介入干涉较多、合作社市场主体地位不突出、组织管理松散,盈利水平低、造血能力弱、发展活力不足等问题。“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通过以村为单位组建合作社,由村支部书记任理事长、支部党员任理事,由农村能人、技术能手任合作社经理,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政治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以打造党建富民亮点工程、树立精准扶贫工作典型为切入点,能够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获取更多的政策扶持和产业支持,生命力较强。
4.“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促农增收模式的具体分析
“坚持政府主导、坚持支部主建、坚持产业引领、坚持实体运作、坚持民主管理”是“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的五个发展原则或者说根本特点,相比以往,最突出的优势或者说改变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确立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工作组织形式,明确了以实体化经营为主要的增收途径,突出了合作社的主体地位。
4.1以村党支部为促农增收的工作核心
4.1.1解决了土地流转问题。土地流转是现代农业的核心问题,也是广西烟叶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农业土地属集体所有,土地集中流转利用后,集体产权不被侵占、保值增值,集体成员受益是必须考虑的问题。这涉及到谁来行使代理权,不可能每个农民都来行使集体土地的经营权,社会上目前有3种组织来代理管理集体产权,分别是:县政府承认的村级经济合作社、按农民合作社法要求注册的社区股份合作社、按公司法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选择县政府承认的村级经济合作社管理土地集体产权,村委会、党支部、合作社三位一体,既代表全体村民,又能取得政府信任,还能享受政策优惠,更快适应市场竞争。
4.1.2调动了地方政府积极性。当前正处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历史时期,农村处于党的基层,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基层党建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发展集体经济,繁荣农村市场。对于缺乏集体经济支撑的基层农村,抓党建、抓精神文明、抓村庄治理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经济抓手,很难见成效。党支部通过合作社平台,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执政基础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各级政府利益诉求,也是政府基层党建、农民增收、精准扶贫等工作业绩的突破口,势必能够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由政府牵头,各部门联合出力,避免烟草行业单打独斗、资源不足、介入太深等情况。
4.1.3激发了党支部和村委会工作热情。村委会、党支部是脱贫攻坚政治任务的具体执行者、承担者,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提出要求: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现行标准下的700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的整体贫困问题。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发展烟叶生产,是解决脱贫攻坚问题的好抓手、好途径,党支部和村委会一定会紧紧抓住。选择党支部来搞合作社,既能得到县乡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大力支持,党支部和村委会本身也有很好的主观能动性。
4.2以实体化经营为促农增收的主要途径
4.2.1主业增收。目前,全国烟叶生产基本保持在亩产2.7担、亩均收入3600元的水平(先进烟区已突破亩产3担、亩均收入4000元),靠种植烟叶增加烟农收入上升空间已经有限,增收途径逐步转向“烟后经济”,通过开展多元化经营延伸烟叶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广西烟区则不同,近些年烟叶生产徘徊在亩产2.2担、亩均收入2200元的较低水平,烟叶产业本身的增收潜力巨大。因此,广西促进烟农增收的首要任务是提高烟叶生产水平,而限制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就是土地流转困难。前文提到,组建党支部领导下的实体化合作社能够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合作社对烟区土地统一流转、统一规划、统一承租,实现土地集中利用,有利于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精益生产)等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从而全方位提高烟叶生产水平,在烟叶主业上不断促农增收。
4.2.2辅业创收。前些年广西烟区合作社受制于人才、资金、设备的限制,尤其是缺少实体经营的支持,只能依靠烟叶关键生产环节的专业化服务来维持发展,市场竞争力弱,对烟农增收的贡献度小,发展活力明显不足。“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鼓励建立“以烟为主”的多元化实体经营体系,在做好烟叶主产业的同时,探索多元化的“烟后经济”,发展辅业为烟农创收。例如:提高育苗、烘烤两场设施利用率和资源回报率,因地制宜发展瓜果蔬菜、食用菌、花卉苗木、中药材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提高专业化服务覆盖率,开展烟杆、秸秆、地膜等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组织烟用物资采购供应,参与育苗基质生产、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增加服务收入。发展非烟经济,利用烟田空闲期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特色农产品,提高烟田综合产出效益,利用烟用农机开展机耕、起垄、运输等大农业市场化服务,利用烤房开展烘干加工服务,提高盈利能力等。
4.3突出了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主体地位
4.3.1坚持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促农增收模式由地方政府主导推进,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责,坚持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扶持而不包办,服务而不干涉。农业、扶贫、财政等部门将资金、资产、项目等补贴扶持政策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国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