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2015年,江西吉安市烟叶战线认真落实“坚守红线、优化布局、严格规范、提升水平”的要求,持续推进烟叶标准化生产,强化烟农合作社和基层建设,积极开展浓香型特色烟叶开发和GAP示范推广,深化经营管理和工商基地合作,推动吉安烟叶工作顺利开展,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江西吉安烟叶产业发展情况
2015年,江西吉安市5个县、33个乡(镇、场)共6235户烟农种植烟叶,种烟面积11.178万亩,户均种植规模17.9亩。全市收购烟叶26.82万担。其中,安福县种植5.92万亩,收购烟叶12.53万担;峡江县2.88万亩,收购烟叶8.19万担,永丰县2.05万亩,收购烟叶5.22万担,泰和县0.3125万亩,收购烟叶0.84万担,万安县0.0125万亩,收购烟叶0.0385万担。
江西吉安市收购烟叶上等烟比例44.29%,上中等烟比例92%,下低等烟比例8%。因遭受洪水、风灾、冰雹、病灾等自然灾害影响,全市烟叶受灾3.02万亩,与原计划比产量损失4万担。全市烟叶收购均价12.02元/斤,全市平均亩产量240斤/亩,亩产值2883.28元,烟农户均收入51693元。烟叶总产值3.223亿元,实现烟叶税7091万元。完成烟叶销售26万担,烟叶等级质量和工商交接水平得到工业企业的充分认可及广泛好评。
二、围绕发展,重点巩固六大基础
克服严重灾害影响,巩固产业发展基础。在全国烟叶稳控压力大、积极消化库存的形势下,吉安市各产区紧紧围绕“打牢基础、主攻质量、抓住机遇、稳步发展”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行业计划调控要求,把好计划、物资、移栽三个关口,坚持布局优化,提升基础水平。全市实际种植面积11.18万亩,总体规模保持稳定。受厄尔尼诺气候影响,吉安市部分烟区不同程度地遭受了洪涝灾害,局部还遭遇了冰雹、大风等恶劣天气,因洪灾导致病害大面积集中爆发,各地烟叶产量和品质都遭遇不同程度的影响。
灾情发生后,全市上下迅速展开防灾救灾行动,果断采取了切实有效的防控举措,将损失降至最低。市烟草专卖局及时落实灾害救助资金1500多万元发放到受灾烟农手里,有效弥补了烟农损失,保持了烟区和谐稳定。2015年全市实际收购烟叶26.82万担,实现烟农总收入3.876亿元,户均种植规模17.9亩,户均种烟收入6.21万元,烟叶税7091万元。峡江烟叶总产值、收购均价、亩均产值、户均产值都较2014年有较大提升,多项经济指标位于全省前列;除安福县减产严重外,永丰、泰和烟叶收购均价、亩产量、亩产值较2014年基本持平。大灾之年基本实现了烟叶稳定发展。
夯实技术提升质量,生产水平持续提升。坚持效益优先,优化种植布局。根据历年烟叶的产量、质量情况,取消了基础薄弱、效益低下以及零星分散的农户种烟,调控了生态条件较差、轮作困难、排灌不便、产质低下的村组种植计划,重点发展优势产区。2015年,全市烟田轮作面积达8.73万亩,轮作比例达78%,100亩以上规模连片比例超74%,烟叶轮作和集约化程度较大提升。
优化种植模式,发展职业烟农。通过实施烟农档案管理,各产区都建立了较完善的烟农管理体系,并通过扶持补贴,逐步发展了一批种烟15-40亩的铁杆烟农2100余户。全市户均种植规模由2014年的17.8亩提升至18亩,巩固了“一户一烤”发展模式。
推行实用技术,培育烟叶质量基础。积极开展了实用技术示范,全面推行控氮降碱平衡施肥,大力实施土壤改良。全市深翻面积达2.08万亩,占总面积18.5%;旋耕面积6.11万亩,其中安福县旋耕比例达97%。全市井窖式移栽面积1.49万亩,占比13.3%。土壤改良11.11万亩,占99%。认真开展上部叶一次性采烤示范,浓香型示范区推广达50%,峡江县顶叶一次性采烤占80%以上。通过全方位技术落实,烟叶产质状况明显改善。
开展示范引领,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2015年,吉安市在重点产烟乡镇安排了标准化生产、现代烟草农业、精益生产、GAP管理“四位一体”示范区3.34万亩。各产区认真落实了生产示范片和操作示范田制度,全面开展深翻旋耕整地、田间三沟、井窖深栽、顶叶一次性采烤等技术示范。从总体情况看,示范烟田技术应用效果好,经济效益凸显,标准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
强化调度考核,推动技术与管理落实。市烟草专卖局紧紧围绕农事操作时令,及时进行调度和过程考核。分别在育苗管理及备栽、移栽、中耕培土、打顶及优化结构、采收烘烤、收购准备等6个阶段,召开了工作调度暨现场培训会,有力推动了关键农事操作及时落地。为强化过程监督,同步开展了3个阶段的过程化考核,提升了技术操作到位率和实效性。
落实苏区援建要求,基础保障稳步增强。一是加大投入,开展常规基础项目建设。各产区按照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要求,系统开展烟水工程、机耕路、密集烤房、烟草农机、育苗设施项目建设,通过落实行业总管、地方监督和专业监理的建管制度,项目综合效益发挥良好。2015年,全市完成项目资金投入1.4亿元,同比增加1.1亿元,基本烟田综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紧密协作,积极推进水源工程建设。市烟草专卖局与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密切协作,规划实施水源工程项目2件,其中峡江县石洞水库已完成项目行政审批手续,并通过省烟草专卖局审查,正履行国家烟草专卖局审查,投资预算1.6亿元;安福县神口水库已完成项目可行性报告,正开展初步设计,概算投资1.17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升烟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科学规划,大力完善基层烟站设施。2015年,全市共有6个基层烟站在建,总投资5710万元,新增收购库容16万担。其中峡江罗田等4个烟站仓储工程都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其余设施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2016年3月均可全面竣工。安福洋门、永丰沿陂烟站已完成招投标,预计2016年7月完工。烟站建设一直是吉安市烟叶产业基础的短板,近两年,通过加大设施建设步伐,完善烟站管理,有效推动了各烟区基层管理、生产组织和收购仓储等工作上水平。吉安市峡江砚溪烟叶工作站、永丰沿陂烟站、安福严田烟站被省局授予“2015年度全省十佳烟叶工作站”荣誉称号。
普惠烟区,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2015年,全市共安排新农村建设项目点22个,援建资金总额2600万元,覆盖所有重点产烟乡镇。目前已完成投资558万元,完成比例21.5%。项目建设涌现出了一批亮点工程,如峡江县罗田张家、安福县洋门龙塘、永丰县石马棠阁等新农村项目,得到了群众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深化合作社建设,组织方式加快转变。整合扩容,合作社规模大幅提升。全市8个示范合作社服务范围覆盖20个产烟乡镇,覆盖面积达8.75万亩,占比达到78%,入社烟农达5090户,入社比例81.6%,合作社户均种烟面积17.2亩。育苗、机耕、烘烤、植保专业化服务平均覆盖面积达3.5万亩,覆盖比例达31%。
完善机构,经营治理更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完善的“三会”、经理室等机构。从乡镇经管站及行业内聘请了1-2名专职财务人员。峡江黄金江、永丰鹿冈、安福寮塘、严田等合作社都选派了烟草或地方乡镇分管烟叶的干部担任合作社总经理,提升了合作社经营团队的水平。各社均组建了一支以村委干部、技术烟农为主力、辖区片长、烟技员参与的专业化服务管理队伍。
建章立制,内部管理更规范。全面修订完善了用工、财务、培训、资产管理等18项规章制度,明确了总经理、片区服务部、服务队三级管理团队的岗位职责和薪资标准。全面建立了育苗、机耕、烘烤、分级专业服务人力资源信息库。
整合资产,设施利用更有效。通过摸清资产存量,采取成本收回、带机入股、收购等方式整合,产权统归合作社,按照“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投入专业化服务。峡江县黄金江合作社建立了“八统一、两建立”的农机管理模式,促进农机有效利用。在2015年6月全省烟农合作社现场会上,峡江黄金江合作社作为观摩现场,得到了省烟草专卖局的充分肯定,并被评为“2015年度全省优秀合作社”,值得其他产区学习赶超。
狠抓烟叶等级质量,市场基础不断增强。坚持标准,狠抓等级质量。面对外部形势的变化,吉安市局果断采取停业整顿、督查考核、密集调度等举措,通过增加人手、调整预检方案、持续强化等级质量,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烟叶收购和销售任务。在省局烟叶收购专项督查和国家局工商交接质量检查中,得到了检查组和工业企业的好评。目前工商交接总体顺畅,已完成烟叶交接26万担,占收购总量的96%。
密切协同,推进基地共建。将各产区积极对接工业企业,主动开展工商协同,适应卷烟品牌需求,巩固了与红塔集团、福建中烟等重点客户的基地共建关系,积极谋划与河南中烟、江西中烟、江苏中烟的烟叶基地单元建设,极大地稳定了吉安市烟叶市场基础。
深度开展科研示范,科技创新不断推进。2015年,吉安市上下围绕培育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示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在研科技项目15项,开展烟叶科技试验34项,研究内容涵盖品种、栽培、植保、烘烤、土化等方面。峡江、安福都建立了完善的试验体系和稳定的科技示范田,科技示范园初见成效。“烤烟废弃物循环利用研究”获省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种烟叶分类烘烤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以示范区建设为载体,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全市建设浓香型优质烟叶示范区0.6万亩、“四位一体”示范区3.34万亩,推广“一类一曲线”分类烘烤比例达75.8%,开展高碳基修复肥料示范应用,提高了上等烟比例和亩产值,对各产区生产技术落实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