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目前,全国各烟区烟叶烘烤基本上采用密集烤房,实现了密集化烘烤,而且还用上了智能自控设备,大大提高了烟叶烘烤质量。然而,在实际烘烤中,密集烤房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出现烤坏烟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烤后烟叶颜色淡、油分差,平滑、僵硬烟叶多,甚至青烟多;二是颜色深暗、轻薄、油分差、杂色面较大。这两种类型的烟叶其共同的特点都是平滑、僵硬的表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从烤后烟叶存在颜色淡或深暗,平滑、僵硬等现象来分析,主要原因是烟叶烘烤成熟度不够。造成密集烤房烟叶烘烤成熟度不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烟叶烘烤时间短,造成烟叶内在物质转化不充分。烟叶变黄期时间短,易引起烟叶皱缩程度差,光滑叶、青烟增加;定色前期时间偏短,易引起烟叶叶基部或主脉二侧光滑。
二是38℃稳温变黄时间短,造成变黄期失水和变黄不协调。
三是38℃稳温阶段烟叶失水没有达到要求。密集烤房不管是采摘的青烟还是黄烟都要求在38℃前要失水变软。若失水不足,40℃后会引起呼吸消耗过大,造成烟叶身份变薄、颜色深暗、挂灰等不良现象。因为密集烤房在40℃后烟叶呼吸作用更加急烈,42℃时呼吸作用达到最高峰,且比普通烤房增加将近一倍的强度。
四是变黄期只重视温度高低的调节,而不注重湿球温度调控。通常对含水量大的下部烟叶、黑暴烟等采取较高的温度完成变黄,一般把主要变黄温度放到40-42℃温度段进行;对含水量少的烟叶降低温度、提高湿度进行烘烤,结果都会造成在38℃前的失水量不足,导致各种烤坏烟的产生。
五是没有足够重视装烟量、含水量对烟叶烘烤的影响。装烟量、含水量的多少,涉及到烟叶失水速度的快慢,不管装多少烟叶,温度、干湿球差及烘烤时间等都一样把握,这样就造成装烟少、含水量少时烟叶干燥过快而烤后青烟、光滑叶多;而装烟多、烟叶含水量大时烟叶干燥过慢而烤后杂色烟、糟片烟增多。
六是烟叶烘烤各阶段风机档位没有考虑装烟量、烟叶含水量多少进行开启。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根据长期烘烤实践提出以下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一是准确把握烟叶烘烤时间,确保烟叶烤熟。准确把握变黄时间:下部烟叶早采的变黄时间要55-60小时,中部烟叶一般60-63小时左右,上部烟叶65-67小时较为适宜。特别是38℃前烘烤时间必须确保中、下部烟叶要达40-45小时,上部烟叶要达45-52小时。确保烟叶变黄8-9成黄,烟叶失水变软,二者缺一不可。定色前期45-48℃和定色后期51-54 ℃要求稳温时间达20-30小时,确保烟叶烤熟烤香。
二是准确把握变黄段温湿度,确保烟叶变黄和失水协调。在变黄期,采取调湿不调温及风机开启档位的方法来调节烟叶干燥速度,使烟叶在38℃时达到叶片变软、烟叶变黄达8-9成黄,42℃时达到主脉变软、烟叶变黄达9-10成黄。38℃温度段干湿球差控制2-3℃,41-42温度段湿球控制在35-37℃。针对装烟量、烟叶含水量不同,通过调节风机使用档位及开启时间,实现烟叶干燥与变黄的同步。
三是根据烤房装烟量、烟叶含水量调整各阶段风机开启档位。风机使用主要分高档、高低档交替使用,风机高低档的使用是由装烟密度、烟叶含水量、风机风量大小决定,装烟量大(大于4000kg)时,变黄前期低档,中期(38-40℃)高低档交替使用,40-47℃高档,以后低档;装烟量小(小于3000kg)时,各阶段使用低档为主、在40-47℃时采用高低档交替使用即可。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