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对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烟叶安全性、提升原料保障能力意义重大。
这是一项突破性的生物防治技术,对于传统烟区来说,推广起来要过几道关:
在传统农业植保上,虫害防治长期依靠化学药剂,“重治轻防”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扭转部分烟技员、烟农“有虫害就喷药”的固有观念?
如何实现烟蚜及烟蚜茧蜂保种、烟蚜繁殖等技术本地化,保证技术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
对此,湖北烟区通过加强技术推广、生产服务和创新研发,打通了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快车道”。
技术落地:培养技术推广队伍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烟草专卖局(公司)技术中心拥有昆虫学博士学位的夏鹏亮,他是从2013年开始和烟蚜茧蜂“亲密接触”的,如今已熟练掌握了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
2013年年底,作为天敌昆虫养殖技术骨干,夏鹏亮被选派到云南省玉溪市参加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的培训,系统学习了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
包括夏鹏亮在内,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从2013年至今共派遣30余人次赴云南学习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培养储备了一批技术骨干。
依托技术骨干,湖北省局(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省、市、县三级培训体系,每年年初制定专项培训计划并严格落实。
基层技术人员通过开展技术内容、技术要点、经济效益等内容的宣传,以田间设立标识牌、培训烟农、播放技术专题影片、发放技术手册等形式,向示范区烟农推介新技术,以获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截至目前,湖北烟区共培训基层技术人员500余人次,培训烟农2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万余份,强化了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增强了烟农对新技术的认同感。
生产服务:完善组织保障体系
5月21日,跟随夏鹏亮一起乘车前往恩施州局(公司)望城坡现代科技园区,沿途烟田里不时会出现袖珍版“塑料大棚”。
“这些塑料棚是繁蜂小棚,用来繁殖、放飞烟蚜茧蜂。”夏鹏亮介绍道,现在恩施共有230个这种可移动繁蜂小棚。按照每个小棚繁蜂10万头、可控制200亩烟田的烟蚜计算,仅这些小棚就可覆盖烟田4.6万亩。
目前,湖北全省共安装移动繁蜂小棚360个,并通过对已有育苗大棚进行改造,建成繁蜂大棚8个。
除配套繁蜂大棚、繁蜂小棚外,在望城坡现代科技园区和十堰市局(公司)“金神农”烟叶技术中心,湖北烟区还建成两个烟蚜茧蜂保种选育中心,保证烟蚜茧蜂的冬季保种。
“技术要从实验室成功走向田间地头,除了必要的生产基础设施,还少不了强大的生产服务队伍和服务能力。”湖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项目推广牵头人李锡宏说。
在专业繁蜂、放蜂队伍建设方面,湖北烟区稳步推进,安排专人从事烟蚜茧蜂项目的管理和执行,保障技术落地。
以恩施为例:恩施州局(公司)技术中心有长期繁蜂工作人员4人,临时性工作人员8人;恩施市、利川市、宣恩县、来凤县和咸丰县分别有长期工作人员4人;其他县市因放蜂面积较小,由恩施州局(公司)技术中心代为繁蜂、运输和释放。
依据湖北烟区烟株生长及烟蚜消长规律,湖北烟区2014年推广示范3.1万亩,占全省总植烟面积的5%;2015年推广示范9.85万亩,占全省总植烟面积的16%。
创新研发:增添持续发展动力
一滴水,对人来说或许无足轻重,但对于小米粒大小的烟蚜来说,则意味着灭顶之灾。
2014年3到5月,恩施地区降雨频繁,而烟蚜喜欢干旱少雨,加上缺乏足够寄主,烟蚜茧蜂扩繁缓慢。经过多次试验,科研人员在繁蜂小棚的钢架和纱网之间加盖了挡雨膜,减少雨水对烟蚜的冲刷,以便烟蚜茧蜂扩繁。
2014年6到8月,恩施地区气温偏高,严重影响烟蚜茧蜂成活。
经过反复试验,科研人员在繁蜂小棚上方隔空覆盖了遮阳网,实现遮阳降温。
除了生产设施的优化改进,恩施州局(公司)还研发了水盘育苗法,成功应用于烟蚜扩繁和烟蚜茧蜂的人工饲养,较幼苗繁蜂法有体小质轻方便移动、可立体育苗实现多层存放的优势。
恩施州局(公司)的研发创新,是湖北烟区推进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本地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就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本地化,湖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恩施州局(公司)技术中心联合实施一系列创新研发,取得了可喜成果:筛选出规模化繁殖烟蚜及烟蚜茧蜂的烟草品种;筛选出湖北本地烟蚜、烟蚜茧蜂品种;摸清了自然存在烟蚜茧蜂对烟蚜发生规律的影响;弄清了成蜂投放、小棚掀棚放蜂、僵蚜苗放蜂三种放蜂方式对烟蚜的控制效果……这些创新成果,为湖北烟区绿色烟叶生产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