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攀枝花消息 在全面实施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战略的进程中,四川省攀枝花市烟草公司根据国家局(总公司)和省局(公司)的统一部署,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们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导向,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牢牢把握“两个重于”(质量重于数量、信誉重于效益)和“两个集中”(向优质区域集中、向种植大户集中)发展导向,突出“质量,特色”核心,围绕“转变方式,打牢基础,提升质量,彰显特色”的工作思路,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不仅成了烟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而且在发展规模与生产水平上,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亮点和振兴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支柱产业,谱写出了一曲一曲催人奋进的壮丽赞歌。
据资料显示:在近10年的烟叶生产中,全市累计种植烟叶120.39万亩,完成各类烤烟收购308.61万担,烟农实现经济收入23.98亿元,呈现梯步增长良好势头。仅2014年,全市烤烟种植面积12.4万亩,收购烟叶28.8万担(其中散叶7.47万担),烟农户均收入3.65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了0.26万元。为当地的经济增长,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页。
注重提升产业优势 彰显政府躬身为民风采
攀枝花因独特的地理优势,不仅适合烟叶种植,而且,在烤烟生产的品质上,久负盛名,深受烟草加工企业的青睐。因此,根据国家局对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的发展战略,攀枝花市局(公司)加快国家级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建设,打造金沙江流域优质特色生态烟区,提升当地产业经济优势,关注“三农”生活,实现早日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愿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他们与烟草行业为伍,并肩作战,吹响了向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进军号角。
烟叶生产是一个战略性的产业,它一头连着“农民和农村”,一头连着“市场和财政”,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带动全市烟农实现增收致富梦想、提升支柱产业发展水平,就必然离不开当地各级烟草部门的配合与支持。
因此,攀枝花市局(公司)按照“控制规模、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彰显特色、突出效益”的发展思路,加强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建设,打造特色品牌优质烟叶基地,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导意见,专门成立了攀枝花市烤烟办公室,指导各区、县生产组织机构,细化生产指标和种植任务等日常工作。各区县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先后健全了领导机构,建立和完善了相关的工作措施和意见,不断加强当地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积极协调市专卖局(公司),成立现代烟草农业领导小组,目的在于加强与烟草行业的深度合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抓好现代烟草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关于实行现代烟草农业生产重点联系制度的通知》、《关于制定建设攀枝花市百万担国家级优质烟叶生产基地规划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若干个指导性文件和意见,汇聚多方能量,使之形成了与当地烟草部门分工不分家,生产共同抓的良好格局。
为提升现代烟草农业生产水平,突出产业优势,在重大举措上,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定点帮扶,创新机制,强化示范,不断彰显出各级党政部门躬身为民的行动和决心。在落实生产计划上,他们严格遵守烟草行业的法规和政策,调减种植计划,优化生产布局,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科技运用,有效地推动全市烟叶发展从“规模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
在正确引领烟农生产上,全市各级改变往年来全覆盖的宣传发动模式,通过产业发展前景分析、效益对比、点对点的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增强了烟农们生产的积极性,有力地彰显出各级党政部门忠诚于党,躬身为民的强大责任和勇气。
创新生产管理模式 体现责任烟草博大雄心
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不断发展,为实施金沙江流域优质特色生态烟区发展战略的攻坚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推进特色生态烟区过程中,他们围绕“转变方式,打牢基础,提升质量,彰显特色”的工作思路,从大力发展规模化种植、实现集约化经营着手,引导和加快土地流转,鼓励和发展种烟大户;从加强专业化分工,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着手,发展专业化队伍,(专业化育苗、专业化测土配方施肥、专业化物资供应、专业化机耕、专业化起垄、专业化植保、专业化烘烤队伍)提升烟叶生产水平;从发展烟叶生产合作组织着手,推广和扶持发展烟农协会、合作社、互助组等不同形式的烟农组织队伍;从推进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着手,实现科技生产、科技兴烟的根本突破;从加强职业化烟农队伍建设着手,重点培育一批新型的、有文化的、懂技术的、会经营的生产队伍。以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激发烟农由传统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跨越的积极性,加速烟区人民的经济建设。
结合“控总量、抓质量、促特色”的总体思路,重点抓好标准化生产和红大特色品种的落实,确保做到烟苗后期管理、适时早栽、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大田管理、不适用烟叶处理和成熟采烤“七个落实到位”,提升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特别在优化计划资源配置上,市局(公司)严控规模,守好了“双控”红线,使烟叶布局“向产业基础稳定区域集中,向特色品种适宜区域集中,向规模连片区域集中”,形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优质烟区。坚持合同管理为主线,以“红大”整村推进为抓手,“红大”特色品种首次突破10万担。
烟叶基地是工商合作的主要载体,为加强与工商合作力度,在基础单元建设上,市局(公司)根据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需要,本着“紧密合作、加强指导、全面提升、稳定发展”的基本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分批次基地建设更加精细。2014年,结合国家局烟叶计划调减和省局单元建设要求,将原有的11个基地单元调整为8个基地单元,建成国家级单元4个,省级单元4个,达成了与上海、湖南、川渝、河南、山东、安徽等6个工业企业的供需合作。按照“一个基地单元对应一个工业企业、对应一个烟站、对应一个技术支撑单位、对应一个生产管理方案、对应一个调拨方案”即“五对应”的原则,巩固和完善了基地单元建设,使之形成了基础设施完善、三化同步的国家级川渝中烟共和基地单元。
除此之外,在“四川烟叶生产经营综合管理信息”的基础上,开发和应用了“攀枝花物资进销存系统”、“攀枝花不适用烟叶处理系统”、和“攀枝花烟叶生产施肥管理信息”等三个系统,实现了生产环节记录更加精确、管理更加精细、运行更加精良和效果更加精益的创新水平,进一步诠释了责任烟草的社会责任。
突出产业特色培育 引领烟农生产提质增效
生产组织模式的不断创新,必然推动了生产水平上的提升。因此,根据“两个重于”发展思路的确立,在以围绕突出“质量、特色”为核心生产理念的推动下,攀枝花烟草正以强烈的社会责任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加速向“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的目标迈进。
特色是质量高水平的展现,生态是烟叶风格特色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为全面实现烟叶风格的特色定位,他们本着“生态决定特色、品种彰显特色、技术保障特色、品牌发扬特色”的原则,引领烟农提高对烟叶核心竞争力和培育特色品牌意识的足够认识,充分发挥生态气候优势,深入挖掘和研究,以特色突破,特色取胜,不断提升当地山地清香型特色的风格与特色水平。
现代烟草农业是提升烟草产业效益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形式,是促进烟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产业支撑,是推进“富民惠民”工程的重大举措。针对当地的自然优势和土壤适应特点,在培育特色品牌烟叶质量上,市局(公司)经过科学论证,按照将当地自然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的基本思路,对主产烟区的特色培育,做出了科学的规划,使之形成了农、工、学、研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为了进一步提升“攀西”烟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满足卷烟加工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的需要,近年来,市局(公司)始终坚持“精、优、特”发展理念,通过与郑州农科院、川农大等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重点加强了对云烟85、云烟87、红花大金元、k326等特色品种的科研培育,不断彰显出当地烟叶的特色品质和生产水平。其中与川农大共同研发的手持终端进行烟田管理、掌握GPS、图片信息采集技术首次得到应用。先后有20余项科研成果形成专利、获得国家级“金攀西”进步奖第一名、两次获得市政府科研成果一等奖,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了100%。
着力特色打造,推动了现代烟草农业的稳步发展,提升了烟草产业在全市经济格局中的支柱、战略和领先地位。今年全市烟叶种植保持稳定,在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指导思想的作用下,全市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已进入快速的发展阶段,一个以规模化、现代化、组织化、科学化、高端化的全国优质特色烟叶基地已展现出勃勃生机。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书写“金叶”惠民新篇章
突出产业特色培育,有力地提升了当地烟草经济的品牌形象。为了充分发挥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建设优势,攀枝花烟草始终站在行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把现代烟草农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生活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审时度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以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引领着全市29个乡镇、187个村的10123户烟农实现增收致富梦想。
如果说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行业重大的历史重任的话,那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则是行业对社会责任的重大体现。
烟叶生产基地的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烟叶生产水平的提高要以科技发展为支撑,实现产、商、研相结合格局。按照国家局提出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烟叶综合生产能力;推进规模化种植,提高烟叶生产规模效应;推进集约化经营,提高烟叶生产发展内涵;推进专业化分工,提高服务烟农水平;推进信息化管理,提高现代生产管理水平等“一基四化”的工作重点,在市局(公司)的大力推行和各级党政部门的全力配合下,以创新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