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理解QC存在的意义,说它是形式主义。与QC相伴十五年,我却觉得它是一组阶梯,登上它,我们大步从制造向智造迈进。
2008年,我第一次接触QC,懵懵懂懂地走进了它的世界。对于那时的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来说,在提升产量的同时兼顾好质量,是面临的最大难题。一直以来,在装配和调试之间,电气系统都是通过“导通”来进行自检,保证不让装配错误流入调试工序。所谓“导通”,就是通过外加电源,并使用万用表,对每个点位进行人工测试。这种自检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慢。在张伟林师傅的带领下,装配电气班组成立了QC小组,就如何提升导通速度开展QC活动。组员们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头脑风暴,为导通台勾勒外形、创造大脑,成功研发了控制系统,并安装上各类零件。终于,“ZB25、ZB45机组全自动导通台”上线运行,导通用时缩短至原来的十分之一。
后来,我几乎每年都会参与QC活动,学会了运用PDCA循环以及数理统计分析问题,运用QC活动“小、实、活、新”的特点,解决一道又一道难题。我们针对烟机设备空运转中的自启动现象,制作了变频小车,消除了安全隐患;针对烟库故障、翻盘机故障,增设检测元件,补充相应程序,将故障停机时间大幅缩短。同时,我在QC活动中学会了与组员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在思维碰撞中提炼总结,自主发掘并解决问题。
不知不觉,十五年悄然而过,如今,上海烟机公司步入数字化生产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硬件设施的更新升级要求我们的思维方式与时俱进,如果还是停留在“打补丁”阶段,等问题出现了再想方设法去弥补,在创新的赛场上,就只能处于被动、落后的位置。“防患于未然,走在问题出现之前”“必须有大局观,抓住关键点,一招制胜”成为我们QC小组的新思路。面对ZB48型卷包机组厂内调试周期大幅缩短的情况,我们开展QC活动,梳理调试流程,疏通停滞点,拼凑碎片时间,最终完成了课题目标。在ZB28机组研制期间,我们发现透明纸装载机返工时间较长,于是QC小组再次出动,从源头入手,与组长、技术部工程师一起对工艺进行优化,最终缩短了透明纸装载机的返工时长。攻克难题的过程使我明白,优质产品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设计出来的,QC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制造能力,还有智造能力。
一路走来,我们团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质量问题就好比三千烦恼丝,一丝胜一丝。QC活动如同一把梳子,如果只梳发梢,不久之后发丝还是会缠绕成一团,只有从发根开始梳理,才能将缠绕的头发理顺。保持梳理常态化,问题的结才不会反复纠缠,精益生产水平才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