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是生产企业的筋骨。筋骨强,企业抗击风雨的能力就强,市场竞争力就强,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就强。
近年来,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淮阴卷烟厂创新深化运用“大设备”理念,构建设备管控新模式,科学有效地管好、养好、用好设备,保持了产质耗指标稳步提升,保障了生产稳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通过加强设备管理来‘强筋健骨’,夯实‘底盘’。”在淮阴卷烟厂党委书记、厂长施彬看来,做好这项工作利当下更利长远,对与时俱进推进现代化卷烟工厂建设、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确保“时代企业”建设行稳致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顶层设计 系统推进
变“五指发力”为“握指成拳”
就卷烟工厂而言,设备管理是经济运行指标的重要保障,是重要的生产力。
如何优化管理模式以提高生产力?淮阴卷烟厂党委认为,只有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用系统观念加以考量,强化顶层设计,一体统筹推进,企业才能实现各生产要素潜能的充分释放。
按照“打造细支为主的特色卷烟生产基地”目标定位,他们聚焦短板弱项,充分开展调研分析,在顶层设计方面大胆探索创新,提出了“大生产、大设备、大工艺”理念,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治理体系。
其中,“大设备”理念的提出主要是解决设备管理层级过多、链条过长造成的管理“肠梗阻”问题,创新运用设备垂直管理,聚焦价值链关键环节,推动资源合理配置、力量充分协同、要素有机融合,以此提升设备管理效能,确保设备实现高效稳定运转。
“在‘大设备’理念实施之前,我们共有两个层级三个岗位对设备进行管理。现在,通过放权,企业在制丝工段、卷包工段共6个条线各设一名维修主管,由工程师、技师以及各领域技术专家担任,直接管理维修工,负责设备运行管控。”淮阴卷烟厂副厂长郝爱民说。
具体而言,淮阴卷烟厂将设备运行管理由维修班“大班制”优化为“维修主管负责制”,在制丝工段建立起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两大条线,在卷包工段建立起卷接、包装、电气、综合维修四大条线。各条线设置一名维修主管,负责统筹协调该条线范围内设备的运行维护,突出专业化管理团队的主导地位,有力消除了设备管理的盲点和堵点,畅通了技术难题协同解决的渠道。
通过减少管理层级,把解决设备技术问题的权力交给车间,交给具备专业技能的维修主管,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技术难题协同解决的渠道畅通了,设备实现了高效管控。这样一来,人岗匹配,维修主管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权责利对等,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高、责任心更强。
提升设备运行效率是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强化内部协作十分重要。体系化机制创新,管理模式改变,让职责进一步明确,强化了人人都是设备“主人翁”的意识。在设备管理中,多部门协同发力、超前谋划;各岗位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原来的“五指发力”真正变为“握指成拳”。
预防为主 提质增效
维保坚持“上医治未病”理念
健康的设备犹如健康的“心脏”,是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的重要保证。在设备“疾病”发作之前就将病根铲除,让设备“少生病、不生病”,是淮阴卷烟厂设备管理追求的目标。为此,他们倡导“上医治未病”理念,着力推动设备故障管理向设备状态管理转变,努力保持设备健康运行。
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在思想和行动上引导方向。
变被动修理为主动维护,要让修理工先从思想上发生转变。在生产制造处的牵头下,淮阴卷烟厂形成了一套详细的评价体系,以此引导、约束、激励维修工,提升维修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主观能动性。
这套评价体系实行分包责任制,将维修工作考核细化到个人,围绕维修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月度绩效等进行多维度评分,评分结果与个人的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等挂钩,实行末位淘汰制,以此形成主动作为、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同时,根据工作重点的变化,各项考核所占权重也不断调整,例如今年以来质量考核的权重进一步提升,以推进产质耗提升目标的达成。
用好“一张表”,让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在完善评价管理办法的同时,淮阴卷烟厂强化预防体系建设,创新使用轮保设备信息维修表,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将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故障是表象,背后的原因是隐蔽的,需要一线工作人员主动发现隐患,及时报备,精准消灭,预防后续问题发生。”生产制造处副处长储祥冬说。
如何用好轮保设备维修表?车间提前一周将维修表发放至轮保机台,收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轮保之前,收回维修表,维修组各条块认领问题,组织讨论制定维修方案,下发维修工单分工到人,然后领取所需备件,充分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后续维修工作有条不紊。如此一来,轮保工作变得更加高效有序,不仅预留了充足的时间对维修结果进行验证观察,确保问题彻底解决,形成轮保工作闭环,而且大大降低了对接班生产工作造成的影响。
“大数据”赋能,让设备管理更科学更精准。
为发挥大数据作用,淮阴卷烟厂成立专门的数据统计组,将每天每个机台的停机次数、时长、问题、产量等绘制成图表,直观展示设备运行趋势,辅助设备诊断。
“过去轮保主要依赖经验,现在利用大数据来指导预防性维修更精准有效。比如不久前,21号机虽然产量达标了,但是统计数据显示缺拉片故障频繁,这说明拉片刀磨损严重,需要更换。”维修技师孙健介绍,让数据预判问题,能够通过及早更换低成本的简单零件,来保全高成本的复杂配件,从而降低重大故障产生的概率。
目前,淮阴卷烟厂设备运行数据采集点持续增加,数据模型不断充实,修理组通过数据把脉设备状态,从而实现轮保周期、维修重点动态调整,做到既维修又预判,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保障设备稳定生产。
立足长远 沃土育才
以“第一资源”支撑高质量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围绕“大生产、大设备、大工艺”理念,淮阴卷烟厂探索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培养、发展、成就每一位员工作为企业责任,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形成“企业为人人,人人为企业”的发展格局。
在构建完善“横向贯通、纵向畅通”的人才成长通道中,技能人才成长发展通道被拓宽,维修工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围绕推动职业发展与待遇地位“双提高”,淮阴卷烟厂设置了主任技师、副主任技师,以及一二三级技师,根据维修工个人能力、价值、贡献度等指标开展聘任工作,每两年考核一次,真正做到优者上、劣者下。
作为“85后”,制丝工段维修工孙南京是技能人才通道打开之后的一位受益者。立足企业搭建的平台,他积极投身创新活动,拿到了20多项实用型专利、两项发明专利。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他于2019年成功获聘,成为淮阴卷烟厂目前最年轻的二级技师。人人皆有舞台、人人皆可成才,这种导向让扎根一线的技能人才看到了希望,工作活力、创新热情被有效激发起来。
通道打开了,如何培养好、使用好技术工匠,使技能人才迅速成长起来?2022年,淮阴卷烟厂成立了王中海技能大师工作室,由高级技师王中海等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维修工带队,在“传帮带”的过程中,带动技术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值得一提的是,技能大师工作室配备了多种生产设备,在这里,青年员工可以将理论知识放到具体实践中进行验证,以此储备专业技能,在实战中得以快速成长。
除此之外,淮阴卷烟厂还通过建立“人才库”、开展“学习之树”专项竞赛、联合校企开展培训等方式,为人才培养提供沃土。
注重岗位要求与个人需求相结合。从企业长远发展需要出发,结合岗位实际,厂里先发放问卷,进行个性化培训需求调研,然后联合地方高校设计开展小班制教学。例如,针对新进厂大学生和非机电类一线员工,主要开展机械和电气基础知识培训;针对需要提升技术的员工,开设提高班。
注重“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创新实行双导师制度,邀请高校老师来厂开展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同时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名师教学,传授维修经验技术。利用两方面的师资力量,对青年员工进行培养,帮助他们尽早通过技能鉴定。此外,与烟机生产企业合作,让高级技师跟班学习;与郑州烟草研究院合作,依托项目以研促学,促进技术骨干快速成长。
不仅如此,淮阴卷烟厂每年还积极参与淮安市职业技能大赛,既为员工提供展示平台,又使员工以赛代练、打磨技术,进一步激发技能人才队伍活力。随着人才成长配套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创新发展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人人皆有舞台,人人皆有价值”的生动局面业已形成。
新征程,新作为。施彬表示,淮阴卷烟厂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着力把人才势能、设备效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努力用担当实干书写现代化卷烟工厂精彩答卷。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