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7日,“新十条”的公布,宣告着疫情时代的彻底终结。自此,三天一次的核酸取消了,进门必查的绿码不看了,行程卡也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一夜之间,新型冠状病毒从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变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代表。一场高烧、三天病假,就算完成了免疫系统的第一轮革新,人类社会正式从防疫步入抗疫。随着第一轮感染浪潮的褪去和各地气温的回升,口罩逐渐失去了它登顶了两年之久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一些沉寂许久的味道也在街头巷尾开始蔓延。
最开始是一缕若有似无的烟味,到现在逐渐发酵为满街飘散。小编出门扔个垃圾的功夫,都能被迫吸上三五个牌子的二手烟。正准备在社交平台上吐槽一番,却发现有相同境遇、苦烟味久已的人并不在少数,某情感博主一条仅百余字的具有生活场景描述的吐槽博文,就斩获了一千多人的转发和近万人的点赞。“讨厌”“烦人”“没素质”等高频词汇充斥评论区,饭馆、电梯、楼道、车站等人流密集或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成为公认的烟味“重灾区”。
除此之外,就连小编最爱的LiveHouse也没能逃过“乌烟瘴气”的终局。容纳了数百余人的场馆,空气本就相对浑浊,场馆周围还缺乏合理建设的室外吸烟点,不少烟民在与烟瘾斗争失败后,都选择就地解决问题。如此一来,不摘口罩,蹦得缺氧;摘下口罩,呛得缺氧。一同前往的好友在演出散场后连夜赶赴“大眼仔”,吐槽了这一惨无人道的被残害事件。
然而,就在各地烟民与非烟民的纷争不断上演之刻,上海却以成人吸烟率持续下降至19.4%的喜人成绩迎来了《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的13周年。纵观上海近年来的控烟举措,我们不难发现,单方面挤压烟民生存空间、从各个层面禁止烟民吸烟的手段并没有位列其中,取而代之的是“疏堵结合”的方式:一边严惩、重罚违反《控烟条例》的单位和个人;一边积极在综合商圈、体育场地、公园绿地、会展场馆、交通枢纽等场所建设示范性室外吸烟点。这种既保证非烟民人群不受游烟困扰,又保证烟民群体生存空间不被过度挤兑的控烟手段,说是各地政府推行控烟政策的标杆都不为过。
其实从将控烟法规规章的立法权下放给各地方的政策,我们就能看出国家目前充分考虑了大部分烟民的实际感受,没有采取将控烟列入法律的强制手段。但对于控烟的决心还是非常明显,未来有很大趋势会由地方立法过渡到全国立法。在此,小编倡导各位烟民能够少吸烟、不吸烟,改善自身健康的最佳时间是昨天,其次是现在!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