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3亿多烟民推动着烟草业不断向前发展,每年为国家贡献巨额税收,为经济建设和民生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是烟草中含有有害物质,因此公共场所禁控烟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吸烟者文明理性吸烟,也是非烟人士合理期盼。吸烟和控烟矛盾交织,大家又如何看待吸烟现象呢?我认为不能简单粗暴一边倒,更不能蛮横一刀切,而应该一分为二理智看待。这里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吸烟一些心里感想。
一、 烟草有害为何有人依然热爱?
当前我国在不断加大吸烟有害身心健康的强力宣传,在公共场所张贴、悬挂吸烟有害警示语、标牌,但烟民却无法拒绝卷烟的诱惑,依然时不时地享受着吸烟的快乐。那份怡然自得,那份逍遥自在,无与伦比。足以说明小小卷烟,吸引力巨大!
吸烟成为一种常见的行为,伴随着许多人生活的时时刻刻,方方面面。卷烟作为人际交往中的首选佳品,能有效地拉近心理距离,和谐人际关系。各中烟公司也为了满足人们日益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加大创新力度,从细支、中支、短支、爆珠等不同品类,到焦甜香、清香、浓香、绵香、本草香等不同香型,可以说包罗万象,这也让烟民有了更多的选择,激发了消费的增长。
二、如何平衡控烟和吸烟的矛盾?
我国自加入WTO以来,对公共场所控烟工作高度重视,控烟覆约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兑现加入WTO的郑重承诺。因此近些年来我国逐渐加大了公共场所控烟宣传力度,从上到下在行动。2013年12月中办国办发出《关于领导干部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很显然这是在过去单一由卫生部门提出控烟要求基础上的加压。各省市也结合实际研究制订了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有的省市条例之严史无前例。并严格监督执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十九大时国家又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计划,对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问题作了明确要求。
通过不断强化宣传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烟民素质不断提升,自觉性和自律性逐渐加强,文明理性吸烟慢慢养成,公共场所吸烟现象大大减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积极追求健康时尚、绿色环保生活理念,非烟人士队伍不断扩大。禁烟呼声日益高涨,控烟立法问题时常成为两会代表和委员的提案议题。
吸烟是公民的权利。截止目前为主,我国对控烟问题还没有正式立法。也就是说没有禁止公民吸烟行为,公民吸不吸烟自由选择,任何人无权干涉和强制禁止。这也就使得不少烟民常以吸烟是个人权利为借口,随意吸烟。有的不顾他人感受,只顾自身逍遥,时常引发矛盾和纠纷。
因此,一方面烟民有吸烟的合理要求,另一方面又要合理控烟,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矛盾,就绝不是简单的一控了之,而要积极寻找平衡点。最关键的是烟民要养成良好的自控和自律,做到文明理性吸烟,坚决不任性、随意吸烟,坚决不在禁止吸烟的地方吸烟。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维护非烟民健康权利。
三、哪些吸烟行为令人反感?
应该说当前烟民和非烟民正处于较量阶段,作为烟民在吸烟时一定要尊重非烟民的健康权。要养成良好的吸烟习惯,减少非烟民的反感,弱化矛盾,避免摩擦。那么令人反感的吸烟行为有哪些呢?
一是任性随意吸烟。一些任性随意吸烟行为最令人反感和愤怒。在一些公共场所,特别是张贴有禁烟提示语和标牌区域,他们视而不见,无视禁烟要求,不管有人无人都公然吸烟。这种现象反映了部分烟民素养问题有待提升,遵守公德意识有待加强。实际上在公共场所不论有人无人,烟民都要做到严格自律,坚决不吸烟,规范自己吸烟行为习惯,才能赢得尊重。过去发生的在电梯吸烟、饭店吸烟引发矛盾纠纷的事件教训深刻,警示长久。
二是小孩面前吸烟。一些烟民喜欢在小孩面前吸烟,而且少数烟民吸烟后还在小孩面前吐烟圈以此逗弄小孩,其实这是最令人反感的。或许在他们看来小孩没有反抗意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小孩面前吸烟不会说什么,但小孩是未成年人,他们的身体器官娇嫩,生理健康更需要呵护,在他们面前吸烟可以说是一种粗暴行为。
三是“蹭烟”行为。生活中有一些烟民,喜欢吸烟,烟瘾大但舍不得自己买烟,时不时去烟友处“蹭烟”。一般来说一次两次倒无所谓,如若经常这样就令人不齿了。说白了无非就是为省点烟钱,但这样省钱却不顾尊严,试想谁看得起?即使烟友不当面说出来,但也难以避免他们背后不说。如果让非烟民看到,他们也会瞧不起。既然选择吸烟,那就应该不吝烟钱。
四是乱丢烟头。一些烟民缺乏安全意识,他们在烟快吸结束时,随手将烟头乱扔。这是不文明也很危险的行为。据有关媒体报道,近些年因烟民随手乱扔未熄灭的烟头而引发火灾事故屡见不鲜,值得烟民反思。烟民一定要养成室内吸烟烟头放入烟灰缸、室外吸烟要彻底熄灭烟头在深埋的好习惯。只有确保吸烟安全,才能真正用心享受吸烟的快感!
控烟任重,要合理合规;吸烟虽好,却不可任性。总之当前无论是吸烟者还是支持控烟者,都要学会换位思考,理性对待,不可简单粗暴,不可忽视他人内心感受。控烟措施要理智,吸烟行为要文明,唯如此可和谐与共。愿吸烟者用心用情去品味、去感受,尽情享受吸烟的美好。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