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或者不吸烟,本来是一件纯属个人喜好的事情。可以自由按照个人的真实意愿做出选择,这个权利你是有的。谁也无法干涉和阻挡。
可是,我听到过一种风俗,就是遇到人家家里过“喜事”,譬如给老人贺寿、给孩子结婚、给去世的老人过三周年纪念、搬家乔迁等等,都算是有喜讨喜的好日子。
这时候,主人家要是给前来帮忙或者来家里的客人们敬烟,你就得必须拿着,嘴巴里还要说“同喜,同喜”“贺喜了”“沾喜气了”等等好言好语,让大家都沉浸在喜气洋洋之中。
不接烟、不吸烟的人,应该怎么办呢。你可以有三种选择,但前提就是——你必须先把喜烟接在手里,不能把喜抛回去。自己要得喜、有喜、讨喜到手里,才好。
第一种,你把吸烟接过来,给主人家说些好言好语。就顺手掏出打火机,点燃,品吸一下,就连声说,好烟,好烟,有喜,有喜。同喜了。
这周围的大家都会对你刮目相看的。这人会说话,话中有喜,吉利吉祥,大家都会伸出大拇指敬你赞你的。
第二种,就是你把吸烟接过来,也给主人家说些好言好语。可你不吸烟,转过身,可以把喜烟敬给吸烟的人,这就叫“讨喜送福”,还是个大气从容的好人。
用另外的巧妙的办法,既给主人家一份面子,也给自己脸面上贴了金。还给身边人送了喜福,这一举几得的好事情,想必没有人会说你不懂礼数的。
第三种,你接过主人家的喜烟,就连声说了几句好言好语送祝福。你是真心的。可是你不吸烟,你周围的人手里都有烟,你眼瞅着没办法把喜烟给别人送出去,窝在自己手里还浪费了资源。
这怎么办呢。自己转过身,你可以找个拆散的烟盘里,自觉主动把烟整齐放置好。也算是找一种周到圆满的解决办法了。
前提就是,你要把喜烟接过来,你要对主人高声说些祝福话,好言好语祝福主人家和他的子女、老人等等。
如果你不接住这根烟,就是不懂礼数、不给主人家面子,你脸上无光,主人家的脸上也没有光鲜。这样一来,都不好了。我们看得懂、说得出,入乡随俗,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就应该提前问问这里的风俗人情,往来习惯和礼数等等,免得自己先把自己置于不利境地。这就不好办了。
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对于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人来说,的确是有点难了。
但代表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如果前往当地,就应该问问清楚,不能出笑话,热心还办了坏事情。这样的结果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不能拒绝的“喜烟”。我们了解清楚之后,就会知道这样的风俗习惯还有许多。
当下一次我们接触到了,认识清楚了,就会感觉这里的人民好客、群众喜欢热闹,这样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的还是一种文化礼仪熏陶和传统文化的浸润。当再有这样的场合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当老师了。
稍微懂一些不同地域的生活习惯,掌握一些当地群众的风土人情,这对于我们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了解地域文化特色,还是挺有帮助的。有些东西,深入了,就知道背后的深意。
有些事情,就和我们一样有其背后的故事。我们作为烟民,还是烟草人,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基层一线人员,都应该懂得这些礼仪礼数,为传统文化传播和刷新形象提供鲜活的遗存。
我们生活在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民族聚集的国度。各地的吸烟习惯和风土人情众多,假如下一次你再见到了接到了喜烟,总会说几句好言好语祝福主人家吧。
先把喜烟接在手里,道声喜,在喜滋滋点燃,让这喜气喜气洋洋洋溢在脸上心上,这主人家的礼数算是到位了。你这形象也有了光彩了。
虽然俗话说,不知者不为怪。
但我们知道了遵循了这些风俗习惯,人家一家会主动伸出大拇指称赞的。
这时候,我们就会深入体察了解这些风俗背后的寓意,里面都是美好的、充实的、饱满的,因为这就是我们普通大众对于美好生活一以贯之的向往和追求啊。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