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烟烟盒里的三国人物画片
《申报》上的香烟广告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旧址
烟草自传入中国以来,得到大面积种植。在清末之前,旱烟、水烟和鼻烟是烟民的首选。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英美等国开始采用机器生产卷烟。帝国主义在加大资本输出的同时,也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于卷烟的利润巨大,一些民族资本家纷纷建立烟厂,形成了中国自己的民族卷烟工业。
从1931年起,机器卷烟涌入包头市场,影视剧里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香烟品牌,开始泛滥于大街小巷,甚至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
靠免费推销策略打开市场
中国人吸烟的历史由来已久。清代陈琮在《烟草谱》中曾经提到,在清末的时候,因为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贵族女子抽大烟成风。
1902年,英美烟草巨头在上海浦东开设香烟厂,生产出了著名的“老刀牌”香烟。随后,又产出绿皮的“三炮台”“大英牌”香烟。那时候国民的烟瘾极大,因为受到抽鸦片风气的影响,不光男人吸烟,在上海、南京等主要城市,妇女吸烟的比例也高得惊人。
为了加大销量,洋商烟厂除通过雇佣中国买办进行推销和演示之外,还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大量张贴广告,宣传卷烟质量好、易携带、方便吸食的优点,并不断在外包装上做文章,用精美的包装图案和富有吉祥寓意的品牌名称,去吸引消费者购买。
1913年,英美烟草公司来包头推销卷烟。外国人雇佣本地人,推着一辆木制的单轮车,下铺红布,上放卷烟,再搭上黄布篷,走街串巷。商贩一边摇着铃子,一边吆喝:芬芳香烟,请大家尝试。外国人拿起小盒烟,撕开包装,抽出画片,推车人接过画片,大声地说:“这是三国的刘备,平海烟盒内装的全部三国人物画,单刀烟盒内,装的全部梁山英雄画。”外国人将两种烟撕开三五盒,向人群散发。每逢庙会,还专向人多的地方散发。
那个年代,包头抽纸烟的人很少,商号的财东、掌柜和一些富裕的老年人,多是抽生烟和水烟,其他人则抽旱烟。最开始,外国人散的烟,谁也不捡,更没有一个人买。但是日子长了,年轻人的好奇心首先被勾起,他们悄悄捡起一根,到没有人的地方,抽抽是什么气味,也有人捡回家给老人抽,因为卷烟里掺有香料,和生烟、水烟、旱烟大不相同,从此追随烟车的人越来越多,从看到捡,遇到散烟,还有哄抢的。
禁烟宣传之下的扩张
包头人开始抽卷烟了,外国人也就收起了免费推销策略。1914年,英美烟草公司在东前街修起门面两间,内设小院,门头挂起了英美烟草公司的招牌,两边还写着“经销美孚公司煤油和僧帽牌腊(通蜡)”字样,屋里挂满了平海烟盒里装的三国人物和单刀烟里的梁山英雄画片,整天开着留声机,夜间则点起煤油灯,洋里洋气,轰动全城,前往观赏的男女老少络绎不绝。
他们推销煤油、僧帽腊时,依旧采取免费推销策略,将商品装好送给各机关和大商店。煤油和腊燃烧发的光要比麻油亮好多倍,于是机关、商号、富户,大都抛弃了麻油灯,甚至逢年过节,小户人家也用煤油和腊照明。
按当时的行情,平海烟每小盒卖四枚铜板,每大盒内装五十小盒,批发价则是一百八十枚铜板。单刀烟每小盒卖三枚铜板,大盒内装五十小盒,批发价为一百三十五枚铜板。
为了扩大销路,英美烟草公司于1915年制作了十个零售烟阁子,在本地招了十人卖烟,无保底工资,按每日售烟数目,提二成作为待遇,每月若能卖出三箱,另发奖金一元。售烟阁子分设在关帝庙、财神庙、车市街、草市街、牛桥街、中行街、平康里街、榆树沟口、南河漕、杀虎关门前。除平海和单刀烟外,又添了双刀、翠鸟、娃娃、公鸡四个牌子。此时,连街市上的摊贩,也开始销售卷烟了,各商号也用卷烟待客,抽卷烟的人较以前大为增加。
1925年,官方宣传卷烟内含有尼古丁,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禁止行人在街上吸烟。此时,英美烟公司的牌子不见了,外国人也不见了,但原址又挂上了忠义恒纸烟庄的招牌,经理为赵冠一、张振之。招牌虽换,经销的仍是洋烟,除司令牌、炮台牌、前门牌,又新出了哈德门牌香烟,每盒卖价七分。平海、单刀两种烟市面上已难寻觅。
烟标文化背后的社会风情
外国资本通过香烟在中国疯狂吸金,民族资本坐不住了。于是纷纷开设烟厂,与之打对台。
1927年前后,国产纸烟也销到了包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的大联珠牌烟,在包头市面上每盒售价七分,碧罗牌烟每盒售价五分,爱情牌烟每盒售价四分。但这些烟因为质量差,不及英美烟的销路好。
1933年,山西晋华烟草公司来包推销云岗牌、五台山牌卷烟。云岗烟每盒售价一角,五台山烟每盒售价五分,当时虽在报纸上大登广告,但始终未打开销路。那时的包头军政负责人都是山西人,晋华烟草公司通过这些要人,强行提倡用山西烟,甚至暗示各机关团体,在宴会和集会上用云岗烟和五台山烟,但收效甚微。
出于企业竞争和产品个性化的需要,这些民族卷烟工业企业也开始注重卷烟的包装设计,高薪聘请了许多美术大家,将中国的人物画、风景画以及吉祥图案印制在卷烟的图标上,并印刷成广告四处张贴。这些广告大多将中国传统的人物画技法和西方的水彩画技法相融合,形象逼真,极富神韵,奠定了香烟烟标的基本特征,也将民国时期香烟的烟标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可以说,民国烟标的设计从特定的角度记录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情、人文景观和心理特征,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历史文化元素。时至今日,有人对烟标收藏仍情有独钟。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