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公安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清理整治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严厉打击涉电子烟违法犯罪专项工作方案,部署自即日起至4月底开展专项清理整治工作。
事实上,自2021年7月1日起,我国已对合成大麻素类物质进行整类列管,此后,各地相继破获、查处通过电子烟吸食、贩卖这类新型毒品的案件。涉毒电子烟看上去很普通,但烟油里添加了合成大麻素类物质,行话称为“上头电子烟”。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涉毒电子烟隐蔽性很强,在年轻人群体中很流行,甚至成为一种时尚。
涉毒电子烟隐蔽性强,多为无接触式贩毒
2021年下半年,长沙警方破获一起特大互联网贩卖新型毒品合成大麻素案,截至当年11月底共抓获涉毒嫌疑人员781名,其中刑事拘留185人。湖南省公安厅禁毒总队透露,这是湖南省首例涉新型毒品合成大麻素案,共计缴获合成大麻素晶体156.81克、烟油3254.6毫升、含合成大麻素电子烟4800多支。
长沙警方侦查发现,吸贩毒团伙成员将合成大麻素晶体加入正规烟油中进行物理稀释、封装,做成浓缩电子烟油,辐射省内的长沙、郴州、怀化、常德、邵阳和省外的天津、杭州、贵州黔南等地,团伙之间相互关联,贩卖层级多达五级。
一位参与过电子烟涉毒案侦查的民警介绍,根据“上头”程度,“上头电子烟”分为一二三四级,对应不同的价格。吸贩人员一般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进行联络、交易,再依托快递、跑腿等第三方发货,或者把电子烟放在网吧前台等指定地点,拍个照片发给买家,由买家自行取货。买卖双方基本上全程“不露面、不见面”,属于无接触式贩毒,这给打击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危唯说,相比传统毒品及其吸食方式,合成大麻素电子烟具有更强的伪装性、欺骗性。在雨花区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中,有的犯罪分子声称电子烟抽完后能“开心、上头”,诱骗女性吸食,然后趁女性意识不清醒时,实施强制猥亵行为。
主要吸食群体以年轻人为主,呈现低龄化趋势
不久前,长沙市岳麓区社会禁毒协会专职副会长陈勇刚旁听了一次法院庭审。被告席上的一男一女都是“00后”,分别为高中和大专毕业。其中一人因为贩卖一次合成大麻素电子烟,赚了124元,另一人则是多次贩卖,赚了1400元。
“看到他们稚嫩又无知的脸庞,感到很心痛。”陈勇刚说,和海洛因、冰毒相比,以合成大麻素电子烟为代表的新型毒品,有向未成年人蔓延的趋势,需要高度警惕。
广西兴业县禁毒教育基地联合辖区内部分中学师生共同开展“识毒、防毒”主题实践课活动 曹祎铭 / 摄
一位办案民警告诉半月谈记者,合成大麻素电子烟最早流行于年轻人聚集的酒吧,不少人将抽“上头电子烟”作为消遣玩乐的方式。有的年轻人用绳子把这种电子烟挂在脖子上“烟不离身”,认为它跟普通香烟或电子烟一样,只是有一点让人兴奋的作用。
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杨勇说,2021年11月以来,他接触的8起案件中,涉案人员全部是20多岁的年轻人,其中还有大学本科学生。有的年轻人涉世未深、法律观念淡薄,不小心沾染了新型毒品,自身也是受害者。
为了警示教育年轻人群体,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此前将一起案件的庭审直接放到了一所大学校园。在这起案件中,被告人周某是一名“00”后,他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在明知合成大麻素类物质是毒品的情况下,仍两次贩卖“上头电子烟”。最终,周某因犯贩卖毒品罪,一审获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6000元。
加强常态化监管和宣传教育
随着各地密集查处涉毒电子烟案件,合成大麻素类物质的吸贩链条依法受到打击。业内人士认为,还需加强对电子烟行业和重点环节的常态化监管,有针对性地强化禁毒宣传教育,进一步消除涉毒电子烟存在的空间。
一段时间里,一些电子烟广告宣称“每一口都是愉悦”“明星都在抽的电子烟”“享受健康生活”,包装精美、设计炫酷、口味众多,营造出电子烟不仅无害甚至美味健康的形象。不久前,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了《电子烟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也公布了相关国家标准,电子烟将进入全面监管时代。有专家认为,口味众多的电子烟对青少年有很强的吸引力,会引诱他们尝试吸食,也让合成大麻素电子烟有了更多潜在的吸食者,建议电子烟监管政策中禁止销售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烟液的电子烟。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快递、跑腿等新兴行业,要推动收寄验视、实名收寄等寄递安全制度的贯彻执行,实现查、堵、截、控多种措施共同发力;对于酒吧这类新型毒品容易泛滥的场所,要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比如禁止携带电子烟入场,减少年轻人沾染涉毒电子烟的机会。
陈勇刚等受访人士表示,新型毒品的迭代很快,监管和打击有一定的滞后性。比如“笑气”还没有被列管,但目前在一些年轻人的“圈子”中流行,公安机关处置起来很棘手。这就需要从前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于新型毒品的识毒意识和防毒能力。学校的禁毒教育尤其重要,不能流于形式。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