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刚过,春雨尚未奔赴人间,鲁图山上,却有几处清流喷涌而出,唤醒土地对春天的记忆……
“过去给庄稼浇水,得全家人出动,每人配齐一只桶、一个瓢。现在好了,只需一个人,扳动闸阀井开关,地里所有的庄稼就能像‘打点滴’输液一样吃饱喝足。”鲁图村村支书王学春感叹道。
鲁图村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西邑乡西南部,海拔1795米,村内山地多、平地少,地理条件差,属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形。
过去,鲁图村的农业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村内耕地地块散乱零碎,中低产田普遍居多,且基础设施薄弱、田间道路不通畅、水资源利用率低、干旱常态化等问题比较突出,导致村民从事农业生产成本投入大、产出少、收入低,严重制约着鲁图村的发展。
“我18岁起就跟着父母干农活,以前家里就种四五亩地,但是这片山有几分地,那片山又有几分地,每种一季烤烟下来,光浇水就得用拖拉机来来回回拉四五十车水,累得很呢。”村民杨新云说道。
鲁图村村民杨新云正在拧开小水池闸门。胡婉婷 摄
“不过现在好了,村上把大家伙东一块、西一块的地集中流转起来,现在种地都是每家一整片,而且路修到地边、水流到地里,真是省工省时又省心呀!”村民杨新云继续说道。
近两年来,保山市将鲁图村作为打造山地高效农业的试点,着力在盘活土地资源、释放土地潜能上下功夫,在鲁图村内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650亩,由政府牵头,对土地和机耕路进行综合整治,让“补丁地”聚成“一块田”,从而提升土地产出率、设施利用率以及劳动生产率。
鲁图村委会通过探索土地流转模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土地流转,推动“小户”变“大户”“小田”变“大田”,统筹规划产业布局,构建了“大春种烟、小春种粮”烟粮双优产业体系。
为切实解决“水”难题,烟草部门配套建设“管池+闸阀井+水肥一体化”设施,大力推广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截至目前,村里新建管网工程2件、水池6个、闸阀井38个,滴灌水肥一体化覆盖面积1650亩,通过项目实施,每亩可减少浇水施肥用工4个,用水量实现1亩变3亩,一次投入用两季,实现烟田基础设施与多元产业经营共享融合。
在多方努力下,鲁图村成功探索出一条“高标准农田建设+烟草配套设施+土地集中流转+产业统筹规划”的土地集中化管理运营新模式,并聚焦多元产业发展,取得了土地集约、集体增收、群众受益的成效,真正实现了田地肥、百姓富、乡村美。
如今的鲁图山上,已经是一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美丽乡村画卷,这些小水利设施的建成,为村民们引来了一股股“幸福水”“致富水”。
鲁图村高标准农田里的储水窖工程。胡婉婷 摄
“现在浇水施肥都不需要自家请工了,现在种烟每亩可省600-700元,还过上了早八点、晚六点的生活,周末还能带上老婆孩子去城里的游乐场里玩,我感觉当农民也很开心呢”,杨新云望着眼前连片的30亩土地,满脸幸福。
“感谢政府和烟草公司的关心与帮助,现在我们村每一个繁忙的季节,都能保证水源充足,哪家需要用水就跟村上申请一下,我们就按需调度供水。”村支书王学春说道。
收获后的土地看起来有些“冷清”,但村民们却对这些小工程赞不绝口,“这些小水井、小管道,看起来虽不起眼,但对我们农民的帮助却是很大的。”
这些建在田间地头的“小水利”,默默滋润、守护着鲁图山上每一片土地,也滋养着鲁图山上的芸芸百姓、滋润着广大农民的心田。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