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倾斜到资金扶持,从产业帮扶到教育援助,烟草行业积极争当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排头兵;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烟草行业以“一依托、四带动”为主线,书写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崭新篇章……
投资7987.9万元建设江西石城县七里排水库惠民水源工程,为老区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产品,保障农田灌溉和群众饮用水安全。可提高珠玑河该区域的供水能力和供水保证率,为珠玑河流域珠玑等村、横江镇圩镇生产、生活用水提供水源保障。同时可缓减珠玑河中下游防洪压力,提高珠玑等村、横江镇圩镇沿河的防洪标准和防洪能力,保护沿岸农田、圩镇和村庄。
图为烟叶移栽田间现场培训烟农。 熊旭光 摄
投资65万元新建石城县琴江镇长乐村“扶贫就业车间”的建立,可提供岗位80多人就业加工鞋面。方便了老区群众就近就业,挣钱持家两不误。
投资230万元为居民屋顶盖玻璃瓦屋面11931.43余平方米、道路硬化1064平方米等项目,受益人口3200人,受益贫困户35户。
……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不仅带动了老区群众脱贫致富,而且增强了老区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新事物、新观念不断被接受的同时,伴随着旧思想的消亡和旧观念的转变。
江西省石城县琴江镇长乐村党支部书记陈伟勇直言,当初在烟草部门支持下搞新农村建设,为扭转村民的落后思想,他先后带领村民代表去邻镇小松镇丹溪村、高田镇湖坑村参观,让大家亲眼看看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的好处。人畜分离、安装路灯、硬化道路、流转土地……村庄变靓了,口袋变鼓了,老表们感到由衷高兴。
那些承载着乡愁记忆、具有独特文化底蕴的古建筑和优秀的乡土文化,则在新农村建设中得以保护和传承。
近年来,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石城县烟农流失严重,现有种烟的烟农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术偏弱、管理偏差的问题,重产量轻质量的意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今后几年来,有一大部分烟农由于年龄问题将退出种烟,而多数年轻人更愿意外出创业或务工,谁来种烟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为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职业烟农,使烟叶产业向适度规模化、职业化、现代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助推石城县烟叶高质量发展。经过三年来的烟农培育,石城基本稳定一批职业烟农,从育苗、深翻、起垄、田管、烘烤、分级、保管等各个重要技术环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做到运用自如,种植面积稳定在户均20亩以上,全县2万亩左右。
石城烟草高度重视、推动烟叶产业发展,通过攻克产业发展各个环节问题,发展方式从规模走向效益、从粗放走向专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烟叶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不断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一是通过培育和管理职业化烟农,促进传统烟农向职业烟农转型、促进零星分散种植向规模集中种植转变、促进数量粗放种植向质量效益种植发展。全面构建以职业烟农为主体,以专业化服务为载体的现代烟叶产业发展方式,促进烟农种烟减工降本、提质增效,助力石城烟叶产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二是通过提高烟叶质量增加种烟收入和出台政策吸引,“十四五”期间职业烟农稳定在全县基本烟农70%以上。三是通过烟技员和职业烟农的传帮带和示范引领,促进全县烟叶产业稳定有序发展,实现烟农提质增效,增产增收的目标。
依托烟叶管理大数据,运用精益管理模式分析近年来烟农年龄结构、文化素质、家庭劳力及生产规模等情况的基础上,制定职业烟农队伍建设规划。完善职业烟农等级评价和动态管理,把职业烟农培育、等级管理与多元增收产业有机结合,增加职业烟农收入,进一步稳定烟农队伍。
图为技术员面对面培训不适叶田间处理。熊旭光 摄
石城烟草公司组织技术专家借助合作社平台,加强生产经营与专业技能两类培训,在大田生产、烟叶烘烤、烟叶分级、白莲种植、水稻育种、优质水稻种植、薏仁种植等环节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免费培训,进一步提高烟叶技术到位率,提高烟叶质量和非烟产业经营能力。对职业烟农在由烟草合作社统一规划的基本烟田区域内种植的农副产品,可通过签订交售意向或产销合同的方式,通过县、乡电商平台给予产、购、销政策支持。
抓住农闲有利时机,采取专题讲座、跟踪指导、示范烟农现身说法、实地操作示范等方式,开展烟叶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宣传,做好先进实用生产技术的宣讲、培训与指导,进一步提升烟农植烟水平。帮助烟农增强市场、质量、风险、合作意识等现代管理理念,提高烟叶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
通过“合作社+烟农”联农带农形式,将烟农优先作为合作社用工的补充人员,提高烟农参与度,构建更加紧密的利益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烟农合作互助小组互帮互助、以老带新的作用,吸引想种烟、懂技术、会管理的青年回乡创业,积极扩充职业烟农队伍,促进小农户与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有机结合,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