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宁蒗彝族自治县县城35公里处,有一颗小小的“高原明珠”镶嵌在“小凉山”上,就着当地历史沿革下来的地名,唤作傈僳湾水库。这个水库是丽江市第一个烟草援建水源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6159.23万元。
说起傈僳湾水库,我跟它还是前世有姻、后世有缘。那是几年前四月的一个早晨,我刚起床,白草坪村委会的党支书记李书记就急急忙忙地跑来,说道:“何队长,我俩今天去傈僳湾看看水源,在那里建一个水库将会解决多少多少灌溉面积、多少多少人畜饮水问题,还有防洪防旱……”他边讲边比划。听着他那夹杂着少数民族语言词汇的语调,我似懂非懂,听得一头雾水,脸都没来得及洗就和他一起去傈僳湾看水源。
虽然是“人间四月天”,但在地处高寒山区的“小凉山”上,还是有几分寒意。到那里一看,虽然没有李书记说的那样夸张,倒是有几分清静和甜美,只见两山之中一股清泉流出,蜿蜒着身躯,唱着欢快的歌儿由西流向东,再流向南,汇入石笋沟,流到玉鹿,与白草坪擦肩而过。我站在小溪旁,弯下身子,用手摸摸清澈见底的泉水,冰凉冰凉的,喝上一口,还有几分甘甜,很是让人回味,顺便洗了一把脸,神清气爽。站起身来,情不自禁地说道:“还真是一个筑坝修水库的好地方”。当时我是丽江市烟草公司的一名员工,被组织部门抽派到宁蒗彝族自治县参加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任宁利乡工作队队长,住在白草坪村委会,傈僳湾就在宁利乡政府西边七八公里处。
回来的路上,李书记围绕傈僳湾又是唠叨个不停,“县委政府早就想在傈僳湾建一个水库,可惜没钱”。回到村委会,李书记还是纠缠着我,本意是要我回到单位向单位领导汇报,请烟草公司出资帮扶一下把傈僳湾水库建起来。顺便告诉我在他们少数民族地区与老百姓打招呼,要喊“亲家”。事后,我每次回到单位汇报新农村建设工作,都把此事作了专门的汇报,只是苦于没有相关的政策,也没有先例,只好暂且放在一边。但我始终没有忘记此事,便在以后的新农建设工作中去当地老百姓中去看看、去听听。每次走在老百姓中听得最多的是抱怨,抱怨天旱没水,抱怨洪涝也没水,抱怨没水就没钱,没钱生活水平就没有提高的可能,没钱孩子就只能早早地离开学校外出务工。言谈之中,万般皆因水。
随后的日子里,我一有空就去跟“亲家们”闲聊,闲聊中就不知不觉地有闲聊到“水”上来,当然傈僳湾的水是聊得最多的。由于缺水,当地老百姓一年四季吃的菜都无法栽种,只能一星期到25公里外的县城去买一次,如果哪次没去或者没钱去买,就只能吃平时省下来晾干了的干菜。当地经济作物种植的难度很大,有时候种出来,品质也得不到保证,人民生活水平就无法提高,好多人家为了解决生计,只能让孩子早早地离开学校外出务工,帮补家用。
一年后,我工作队任期届满,回到原单位。后来的几年,烟草行业践行国家“三农”政策,在烟叶产区拟出资建设一批小(一)型水库,解决烟区内结构性缺水、季节性缺水造成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改善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环境,筑牢他们的生存基础,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在这个大背景下,傈僳湾水库成为丽江市第一个得到烟草行业援建的水源工程项目。这样,“傈僳湾”三个字从遥远的记忆中再次跃入眼帘。地点就在几年前我与村委会书记看过的地方,坝址就选在我曾经饮水洗脸处。
世间事,无独有偶。因工作需要,我被调整到公司水源管理部门,专司烟草援建水源管理工作。跟傈僳湾接触的时间就更多、更长了。
记得有一次,刚到傈僳湾水库建设管理局,就遇到原宁利乡乡长、后任宁蒗彝族自治县水务局副局长和傈僳湾水库建设管理局局长的杨文东。一见面,他就拉着我的手“哎呀,我们的何队长又回来啦!”随后把我一一介绍给他的建设团队。寒暄过后,他便把傈僳湾水库建设项目的由来向我做了介绍。“得到烟草行业援建信息后,宁蒗县就积极准备,组建相应的团队,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申请、报批。通过云南省烟草公司组织的评审后,按照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又进行了反复的修改完善”,他说,“迎接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评审是对我们工作的重大考验。在评审过程中专家们又提出了一些实质性修改意见,我们与设计单位一起奋战一天一夜,拿出了让专家们满意的结果,在第二天的答疑会上,专家们一致通过评审。终于使傈僳湾水库成为了丽江市第一个烟草援建水源工程建设项目。”他停了停,又说道:“现在终于圆了何队长几年前的梦想了”。我说:“不是圆了我的梦想,是圆了老百姓的梦想。”
现在傈僳湾水库已经投入使用,援建使命已经完成,但每次去宁蒗下乡,只要有时间我都要去看看,这次也不例外。时值壬寅年四月,也是一个“人间四月芳菲尽”的时节,来到傈僳湾水库,以前的傈僳湾水库建设管理局的招牌已经换成了傈僳湾水库管理所,杨文东局长也变成了杨所长。看着静卧在青山绿水间玉女般的傈僳湾水库,蓝天白云下碧波荡漾,寥寥炊烟中千里清泉万亩绿的丹青之笔,无限遐想。走进当年百姓家,更是一番欣慰,家家窗明几净、款款而谈、愁容不在。
“何队长,水库修起以后,以前天干是旱、天涝是灾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了,每天吃的菜也不用每星期去县城买了。”陈姓亲家说道:“水的问题解决了,许多人家的日子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多数人家围绕烤烟种植发展多种经济作物种植,不但烤烟的种植水平得到了提高,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大多数人家烤烟种植的收入可以用作盖房、孩子求学、生病住院等支出,其他经济作物的收入可以用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提升生活质量,还有结余”。
踏进朱姓亲家家,朱姓亲家二话没说就提出一壶酒,硬是要我喝上一口,说是用傈僳湾水库的水酿造的。喝上一口,还真有当年的味道,甘甜、醇厚、绵长。“何队长,傈僳湾水库建成后,全家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两个孩子都从外地打工回来,老大买了一辆面包车一边务农一边跑短途客运,老二重入校门完成学业,今年就要考大学了。可以说,没有烟草公司的支持,两个孩子估计还会在外面奔波,现在好了,一个陪在身边,一个上大学。”还没来得及问,他就给我唠叨了这些话,看来生活还真的不错。
离开时,一路上花枝烂漫,百鸟欢唱,炊烟缭绕,鸡鸣犬吠。我边走边看,田野上春意正浓,有插秧苗的,有种玉米的,有栽种烤烟的,几千亩良田在农民的手里正忙着换上新装。不远处一所学校还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