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劳却不觉得累,也是一种幸福。”在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高村镇平原村广袤的土地上,结束了一天劳作的烟农卫向前在QQ空间里写下这样一句话。
2021年10月21日午后,59岁的卫向前站在电烤房旁边,身形瘦长、脸庞黝黑,笑起来显得有些腼腆。
“我2012年返乡,2016年开始陆续流转了100多亩地种植烟叶和一些粮食作物,现在添置了3台拖拉机,从烟叶起垄、移栽到覆膜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谈起种烟,卫向前如数家珍。
村里人都说他有知识、有文化、烟种得好,却极少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会如此。
卫向前说,他自读书时起就有一个文学梦。“曾给好多报纸杂志投过稿,《人民日报》还登过我的稿子嘞。”回忆往昔,他不自觉地嘴角上扬。
也正因为他的写作才能,2003年外出闯荡的卫向前和妻子在广东省江门市一家外资企业落了脚,并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级白领,卫向前担任该企业报的主编。
“放弃梦想的工作回到家乡,值吗?”笔者不禁问道。
没有想象中的失落,卫向前回答,“家里有80多岁的老母亲和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而且中国人都讲究叶落归根,这片土地才是我的根啊!”
卫向前展示大棚中的香菇 李炜 摄
当然,让他欣慰的,还有收入。“政策好,烟站的工作人员经常来帮忙,技术员也三天两头来指导,化肥、育苗都由他们提供。今年我种了20亩烟,收入能有12万元左右。半年前听从了县烟草分公司的建议,我在废弃的炕房里种上了香菇,一炕房又能增收5000元。从事农业虽然辛苦些,可收入比外出打工要可观很多。”
谁不说咱家乡好,是采访过程中卫向前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看来,他是农民的儿子,兜兜转转不过是从农村回到了农村。
生活不止有田园与牧歌,卫向前还关注农民的劳作与耕耘。虽然他已极少拿起笔写文章,却在用另一种方式记录生活。朋友圈里,他分享了许多短视频,记录烟苗移栽的过程,拍摄碧蓝如洗的天空与绿油油的烟田,当然,还少不了烘烤后黄金叶堆成小山的丰收场景。
梦想与事业不再是需要取舍的选择题,卫向前将他们共同倾注在了这片希望的土地上。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