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杨登杰,满头大汗的他,刚从三十八九度的烟叶烘烤房里出来,衣服湿了一半,憨厚地招呼大家坐下,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杨登杰家位于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中西部的大田乡龙坝村,他患有先天肢体残疾,只能靠左手进行生产生活、写字、学习等。他当年因残疾难以找到打工的机会,如今却因擅长“火中取宝”,在周边十里八乡小有名气,成为烤烟烘烤能手。
杨登杰夫妇。
结缘“金叶子” 走上幸福路
早年,杨登杰夫妇为生计到处打零工,辛苦却收入微薄,再加上杨登杰右手不便,务工时四处碰壁,一家人靠着散养的两头猪和几只鸡勉强度日。当大女儿迈入校门,小儿子呱呱坠地,经济上的捉襟见肘让本就不甘贫穷的杨登杰意识到,不能再让一家人过苦日子了。
2006年,杨登杰开始种植烤烟,如今每年种植18亩左右。比起其他百余亩的种植大户,杨登杰家的规模并不算大,但他在有限的劳动量中,追求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造出了高于其他烟农的亩均收入水平,去年年收入13万元,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杨登杰家的新房子和老房子。
如今,杨登杰家重新修建了一栋300多平米的两层新楼房,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杨登杰夫妇做烘烤前准备。
勤学苦练 精益求精
初入行时,烟叶种植的育苗、移栽、起垄、覆膜、施肥、浇水、打叶、上架、烘烤等环节一切从头开始,杨登杰经常在地里一干就是一整天,不懂就向老烟农学习,向书本学习,为了尽快入行,他还常常参加乡里、县里、市里举办的各种烤烟种植培训班,通过十几年的打磨,杨登杰硬是从零基础成为全市有名的烘烤专家。如今的他,尽管对烤烟生产已经信手拈来,但每年仍会积极参加生产技术培训、学习前沿技术。
“每年我都会去参加烟草部门组织的生产技术培训,像什么栽培与营养调控培训、烤烟病虫害绿色防控管理培训、烟叶烘烤技术培训……我很感谢有机会学习这些知识,让我这个残疾人也成为靠‘手艺’吃饭的人。”提起这些,杨登杰满满的获得感。
杨登杰夫妻两人打拼多年,妻子对他在烤烟生产过程中认真负责的态度是既放心又心疼:“像最近这种采收、烘烤的季节,他白天隔不了两小时就会去检查烤房,晚上12点睡下,半夜2点又起来去检查一圈,每晚至少看2次,就是放心不下。”妻子罗迎先满是心疼。
妻子罗迎先(左一)在帮父母干活。
乐于助人 同心共筑幸福梦
7月下旬,天气异常闷热,村里的烟农彭齐立和黄克超家的烟叶遭受高温灼伤,他们第一时间想到了村里的“烘烤专家”杨登杰。杨登杰二话没说,放下手里的活立马去解决,靠着丰富的烘烤经验,他针对高温灼伤的烟叶进行了特殊烘烤,几天几夜守着烤房,随时查温度、调火候,保证烘烤设备正常运转,最后基本维持了烤烟正常质量,将乡亲的损失减到最低。
村里的烘烤房随处可见杨登杰的身影,烟农谢声龙家烤的烤烟成色有问题,便请来杨登杰排忧解难,他仔细检查设备、了解谢声龙的具体操作、查看烤烟情况,最后找出是烘烤房排湿不畅,烤烟变焦。
每年烤烟移栽和采收的大忙季节,杨登杰都会在村里雇佣十来个工人,其中不乏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杨登杰都会特意给他们安排一些简单轻便的活儿。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难怪乡亲们都说杨登杰不但能干,还心善,也是他们烤烟生产的“及时雨”。
谈及下一步打算,杨登杰说:“我也不会别的,就想干好老本行,让乡亲们种出、烤出更好的烤烟就是我的梦想。自己的日子再过得好一点,让老婆不用那么辛苦,年底宰两头猪,等在外面读书的孩子们回家一起过个好年。”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