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余,李锋精心照顾着家里种的桃树。邓楚瑜摄
“听老辈人说,我们村以前叫高峰村,后来村后的崖子上飞来了一群蜜蜂筑巢,此后蜂巢越筑越大,村里人觉得这是好兆头,就把村名改为了岩蜂窝村。”李锋说道。
村名变更的由来尚未考证,但村里的乡亲们靠种烤烟过上好日子的事,却真真切切。
李锋今年33岁,家住云南省蒙自市芷村镇岩蜂窝村委会岩蜂窝村小组,是当地烟农合作社的一名技术员。
2007年1月,中专毕业的李锋因具备计算机基础操作和钳工、焊工、水电工技术,被当地烟草部门聘为烤烟辅导员,为烟农老乡提供烤烟技术指导服务。
与种烤烟20多年的父亲李应洪相比,初为烤烟辅导员的李锋不仅实操技能稚嫩,而且理论知识储备也不足,“最老火的是胆儿小,组织种烟户开会讲话时浑身发抖,手心全是汗,脑子一片空白,提前写好的讲稿忘得一干二净。”
好在当地烟草部门安排了一名老练的烤烟辅导员当李锋的师傅,帮助他快速成长。2010年,李锋学成出师,开始独立承担几个种烟村的技术指导工作。
彼时,李锋虽独立工作,但其烟叶烘烤技术薄弱的短板仍然存在。
为了补齐儿子的短板,李应洪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拿自家种的烟叶给李锋练手,“一开始烤坏了不少烟叶,后来越烤越好。”
然而,李锋满满的信心很快受到了打击,由于各家种植的烤烟及烤房存在差异性,仅用一个模式不可能做到全部通吃,一些种烟户按照李锋的指导意见烘烤出的烟叶,与预期效果差距太大,情急之下,李锋挨了骂。
心里憋屈,李锋动了走人的念头。
“你老大不小了,怎么这点困难就让你怂了!”得知李锋打算辞职的想法后,李应洪把儿子狠狠批了一顿,“我有你这岁数的时候,已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种烟高手,可别丟我的脸!”
昔日的师傅得知情况后,也来做李锋的思想工作。
一番敲打后,李锋鼓起了勇气,一有机会就向老辅导员和烤烟种植高手请教,几年下来进步很快,曾经的短板成了长项。加入当地烟农合作社后,凭着此前打下的基础,李锋的业务能力更是提升不少。
在为烟农老乡做好种烟技术指导的同时,李锋还主动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2014年至2017年,李锋服务的几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经济条件不好,他每年都掏出钱来为这几户垫付化肥款,“种烤烟是他们脱贫的希望,可不能让他们的希望破灭。”
依靠种植烤烟,这几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仅如期脱贫,家里还建起了砖混结构的新房,这让李锋很有成就感。
眼下,今年的烤烟生产工作已拉开序幕,李锋又开始忙活起来,他负责的3个村委会、18个村小组的76户种烟户,户户都要做好服务,“大伙一年的收入就指望这些烤烟,不能有半点闪失。”
坐在客厅里喝着茶,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跑过来让李锋举高高。旁人问李锋是不是他女儿,李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是他姐姐的女儿,他现在还没娶媳妇呢。
“今年能不能脱单不好说,先把工作干好吧。”李锋乐呵呵地说。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