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贺方云任副队长的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结对帮扶六盘水市水城区工作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如今,这支队伍依旧活跃在水城区,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继续做出贡献。
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2017年3月,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正式结对帮扶水城区。
在结对帮扶中,由总计35名干部职工组成的工作队是奋战在脱贫攻坚战一线的中坚力量,冲锋陷阵,勇往直前。
背靠“娘家”——省、市、县三级烟草部门的支持,工作队坚持扶志与扶智、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以烟叶生产收购计划、烟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帮扶资金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为主抓手,充分发挥烟草产业规模优势、设施优势、需求优势、带动优势和组织优势。
六盘水市水城区阿戛镇盐井村村民在烟草育苗大棚内收获食用菌。
“扶贫之路千万条,产业扶贫第一条”
如何让扶贫扶到根上、扶到点上?工作队依托行业优势,将行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地方产业发展优势,通过烤烟产业实现“造血”脱贫。
“发展烤烟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要充分发挥我们自身优势,做我们最擅长的事情。”在水城区挂职常务副区长的贺方云说。
水城是传统的烤烟种植区,且是优质烤烟种植区,其生产的烤烟深受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青睐。有基础、有技术、有烟农、有市场——烤烟产业在水城的发展前景良好。
将烤烟产业作为扶贫主产业之后,工作队注重推动它实现高质量发展,使其更加具备竞争力。
按照“规模布局连片种植、专业分工集约经营、科技支撑绿色发展”的思路,工作队推动兴建生物防治中心和有机肥加工厂,建设生物质燃料烤房,大力建设烟叶绿色生产技术体系,有效提高了烟叶质量,增加了烟农收入,不仅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更吸引了一批年轻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在结对帮扶过程中,工作队不仅聚焦烤烟主业,更勇于开拓新业,以“跳出烟草抓扶贫”的魄力谋篇布局,为水城区留下了一笔又一笔产业财富。
在群福村,一个集“食用菌制种、标准化生产、有机肥加工”为一体的生态循环产业示范园于2018年7月建成投产,年产菌包1100万包、鲜菇4000吨、有机肥3万吨,提供就业岗位200个,辐射带动上千人就业。
这是工作队在开拓新业中的一次重要尝试。在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过程中,他们逐渐确立了“政府+烟草公司+龙头企业+烟农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种植模式和“贫困农户+烟农合作社+村委会”的利益联结机制,既明确责任分工,又确保贫困户享受到扶贫产业的福利。
有了食用菌产业园的建设经验,工作队进一步在6个村引入10个产业项目,发挥当地生态和人力优势,发展起了以有机肥生产、服装加工、林下养鸡、食用菌种植、蛋鸡饲养、魔芋种植等为代表的多种经营和特色农业产业,有效促进了山区农民的持续增收,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径。
水城区阿戛镇齐心村烟农在准备烘烤烟叶。
“脱贫攻坚,既要扶志又要扶智”
工作队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推动在盐井村建设“金叶富民中心”,下设党建扶贫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电商销售中心等七个子中心和一个可视平台,专注为当地农户提供全方位的生产生活服务。
自投入使用以来,“金叶富民中心”累计培训农民5830人次,其中贫困人口1500余人次。通过培训,一批带领农村经济发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时代农民也成长起来。
此外,工作队还通过贵州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累计向水城区定向捐赠资金258.5万元,创建“黔灵女心连心扶贫工坊”1个,共计帮助48名贫困家庭的高考学子圆梦大学,资助贫困学生1683名;联系其他单位捐赠资金12万元,开展“芙蓉学子”助学行动,资助品学兼优贫困学生24名。
结对帮扶以来,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累计投入资金5.01亿元,帮助21130人达到脱贫标准,占水城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近10%,为水城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突出贡献。
荣誉沉甸甸,责任大于山。如今,工作队的工作重心已转向乡村振兴,整装再出发,投入到新的“战斗”中。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