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湖北省黄石市太子镇德夫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一座座惬意舒适的农家庭院、一张张百姓安居乐业的笑脸,宛如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这一切都离不开驻村书记王义兆的辛勤付出。
2021年8月份,办公室主任王义兆主动向黄石市烟草局党组“要”来了驻德夫村第一书记,他说,他生在农村,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快退休了再回到农村去,继续与农民打交道,也蛮好的。
修建“产业路”用情弹奏光伏发电“渔光曲”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要想巩固好前期脱贫攻坚成果,就得有好的产业支撑,为了寻找合适的产业项目,炎炎夏日,王义兆戴上草帽,深入村头巷尾、田间地里,与老干部、老党员、普通群众促膝谈心,近40度的高温炙烤着他,身上的汗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在了解大家的想法后,他坚定了自己办事创业的决心信心,他向市烟草局党组提出要出去考察学习,得到党组支持,并形成调研组一起寻找德夫村发展之路。
他们来到十堰市竹山县,实地考察“蜜蜂产业”、“食用菌产业”,发现这些产业虽好,但不合适德夫村,因为该村即没有成片的野生花草,也没有成林的参天树木,怎么办?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该县驻村书记建议大家再去看看光伏发电产业,当看到该产业后,王义兆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德夫村未来的产业之路吗?
调研组考察蜜蜂产业(王义兆右二)
但光伏投资较大,且大家没有经验,回到家后,大家忧心忡忡,顾虑重重,王义兆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退,那段时间他锲而不舍地找市烟草局相关领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述说投资光伏的愿想与前景,最终领导被他的执着感动,决定投资该项目。
经过三个多月施工,第一期光伏项目竣工,光伏发电233W,桩基之上,光伏板屹立向上收获“阳光”,桩基之下,构筑渔池养殖“鲜鱼”,形成“块块‘蓝色向日葵’,清清泉源‘鱼儿游’”,奏响一曲“渔光曲”,助力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13.2万元。次年,在王义兆的努力下,该村又新建了400千瓦的光伏发电基地,年终收入再增23万元。
搭建“连心桥”,用心谱写村民吃水“幸福曲”
2022年年底,为响应和美乡村建设,德夫村开始大刀阔斧搞整治,王义兆紧盯路边、港边、塘边、屋边建设,推动实施改路、改水、改灯、村庄绿化、庭院美化等一系列措施。他一空就去村民家坐坐,与他们唠嗑,了解他们需求,得知村里常年依赖井水生活,饱受季节性缺水之苦后,他立誓要让村民吃上自来水。
王义兆(左一)入户走访,了解村民需求
在王义兆来不断协调争取下,德夫村成为太子镇第一个用上洁净自来水的村。然而,村民李于焱居住于半山腰上,山高水远,自来水难进家门,王义兆得知此事后,决定尽全力帮其解决吃水问题,他不顾山路崎岖,多次往返于山间与城镇,四处奔走呼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坚持与真诚打动了市烟草局的领导,在该局的全力资助下,一项专门为村民李于焱的引水工程迅速启动。
不久,清澈的水流穿山越岭,终于流进了李于焱家中,村民们欢聚一堂,共庆这幸福时刻,纷纷赞叹王书记的为民情怀。正当村民们高兴地使用着自来水时,王义兆却突然感到呼吸急促,两眼一黑晕了过去,据悉,他前期因为积劳成疾,做了心脏支架手术,现如今,又由于操劳过度,需做心脏房颤手术,6个多小时的手术,这名中年汉子疼得冷汗涔涔,当同事、亲人们看到躺在病床上面容憔悴的王义兆时,纷纷落下了热泪。有人问他:“值吗?还有一年多就退休了,为什么那么拼?”他弱弱地点点头说:“值得!”因为在德夫村这几年,他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把他们当亲人,他们把他当恩人,他与他们早已建立了一种血浓于水的感情。
铺就振兴梦 深情唱响村民就业“希望曲”
三个月后,渐渐恢复身体的王义兆,立刻回到自己的岗位。当看到村里很多人因为外出就业而导致家庭不睦时,他就思考着如何在村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通过走访调查,他了解到村里帐篷厂因为生产基地有限,很多订单不能接,如果扩大基地,增加产量,不就可以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稳就业?他将自己这一想法告知市烟草局党组、村两委,得到大家的认可。通过多方筹备,2024年7月23日,帐篷产业园项目隆重开工,这标志着德夫村产业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据悉,项目建成后,能提供150个就业岗位,人均月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每年村民可增加收入540万元。
一直以来,王义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根基层,深入群众,用实际行动书写乡村振兴美丽篇章,德夫村集体经济从7万元增长至43.2万元,而他本人也被省局评为“乡村振兴先进工作队员”、被黄石市市委、市政府授予2021-2023年度“优秀驻村第一书记”,2024年被授予黄石市“五一”劳动奖章。
三年过去了,这个“要”来的第一书记,成了群众心里真正的“第一书记”,当各种荣誉纷至沓来时,这个第一书记俨然一副老村民一样,在田间地头走着、看着,正在脚下的这片土地寻找新的乡村振兴梦。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