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主题。作为一名基层烟草农技人员,我要用自己的创新成果为烟农服务,多制作烟田适用、烟农想用的工具,多寻找有用、好用的技术方案,降低烟农劳动强度,提高烟农种烟收益,助力乡村振兴。”1月31日,在谈起近年来的创新成果,福建省漳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附城烟站站长余金钗说道。
2月2日,余金钗(右一)在烟田察看烟叶长势情况并对烟农开展技术指导。曹秋英供图
余金钗扎根烟叶生产一线25年,先后担任烟技员、烟站副站长和站长。工作中,她始终把传播技术、服务烟农作为职责使命。
在近年来的烟叶生产中,余金钗了解到,劳动强度大、请工难用工贵等问题制约着烟叶生产效益的提升。
只有思变求新,才能破解难题。2015年,余金钗牵头组建了一个全部由基层烟技员组成的创新团队——“宁洋夯实”QC小组。
在余金钗的带领下,“宁洋夯实”QC小组积极收集烟叶生产收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发掘烟农有效、先进的经验做法,充分考虑适配性、实用性、经济性、有效性等因素,以QC活动为载体,研制出实用好用的小工具、小装置,改进技术方案,并将这些成果无偿提供给烟农使用,为烟农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更多收益。
2017年,在一次生产指导中余金钗发现,烟农打顶所形成的烟株主茎伤口水平且粗糙,如果这时下雨,伤口位置容易积水进而导致空茎病害,影响鲜烟叶品质。
因此,余金钗提出,应改变现有打顶的工具及角度,由手工打顶改为小刀打顶,由原来的横切改为斜切。这一改进措施有利于形成烟株切口光滑的坡度,雨水可以顺着斜面下滑,不会淤积,进而减少烟田病菌感染。余金钗由此整理提出的“采用小刀斜切打顶”的合理化提案,得到漳平市局(分公司)及烟农的肯定,这一技术方案在漳平烟区得到推广应用。
常年跟烟农打交道,余金钗深知,种烟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有了问题必须马上解决,才能让烟农安心、让工业企业放心。
在日常工作中,余金钗(右一)在烟田检查烟苗质量。曹秋英供图
2018年烟田小培土时,有烟农提出,烟区经常下雨,雨后用锄头进行小培土作业,不仅技术落实到位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为此,余金钗带领团队查阅资料,结合锄头、铁锹等工具特点,发明了“雨季小培土专用铁锹”,烟农作业效率显著提升。
“创新成果管用好用才是硬道理,烟农觉得好不好用是我们衡量创新成效的重要依据。”余金钗说。
“烟苗运输架”“烤烟下烤铁叉”“打顶简易袋”……余金钗带领团队制作的这些工具操作简单,实实在在地满足了烟农需求,解决了生产上遇到的难题。2015年至今,她与团队提出并应用“采用水肥一体机+自制PVC管进行湿润育苗”等合理化提案8项,发明制作的工具设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项。
2018年,余金钗主持开展“便携式烟叶分类捆扎装置的研制”QC项目,发明了一种专门用于烟叶初分捆扎的工具,解决了捆扎达标率低、初分用工多等问题,该成果获得烟草行业第二十九届优秀QC成果发布二等奖。
2022年烟叶收购季,余金钗查看烤烟烟夹快速编卸操作台编烟效果。曹秋英供图
2022年,她主持开展“烟夹快速编卸操作台的研制”QC项目,创新发明了一种烟夹快速编卸操作台,烟夹掉叶率降低了2.27个百分点,卸烟用时缩短了0.9秒/片,该成果获得福建省局(公司)优秀QC成果发布一等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余金钗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后,对创新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她认为,“创新是一切工作的动力和源泉,发明一些能让烟农轻松种烟的好工具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创新并非一日之功,一个好的项目更需要反复试验、改进。由于团队成员都是一线烟技员,白天他们要入村服务烟农,没有时间碰头研讨,只能利用晚上及节假日时间加班加点展开研究攻关。
“只要烟农种烟轻松了、满意了,我们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余金钗笑着说。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