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平挑选石榴。李静双摄
前阵子,李兴平家种植的酸甜石榴上市了,掰开石榴,一颗颗饱满的红色果粒让人看了就口齿生津。“今年雨水好,石榴皮薄籽大,酸甜度刚刚好。”李兴平边忙边介绍,几筐石榴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今年44岁的李兴平,是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临安镇幸福村委会赵家庄人,因熟练掌握种植技术,村里人常常找他帮忙,是大家眼中的“技术顾问”。
面对疫情对水果线下销售的影响,他和妻子杨连辉在做好自家水果销售的同时,积极帮乡亲们通过微信朋友圈、电商平台等卖货,把家乡的石榴、红薯、水蜜桃卖到了省外市场,受到顾客好评。
“我是农村人,选择干这行,是我本身就热爱它。”李兴平憨厚地笑道。带着村里人一起增收致富的他,其实只有初中学历。1995年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他和妻子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盘着家里的一小片田地,也就基本能解决温饱。
为了生计,2001年,夫妻俩外出浙江打工,谁想妻子因水土不服,在外经常生病,半年后,夫妻俩又回到了老家。
2002年,李兴平租下20亩地开始种植水果。头两年种植柑橘,但由于经验不足,产量低,加上销路不通,造成了亏损。
凭农民对土地、对种植本能的热爱,李兴平对自己的种植业发展作了重新规划。他主动学习技术,到农广校进行理论学习,到专业合作社学习种植技术,并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李兴平种植的葡萄获得丰收。尝到甜头后,李兴平开始尝试种植水蜜桃、西红柿,石榴,采取四季水果连种的模式。
水果种植成效不错,产业不断扩大,销路也需要拓宽。幸福村距离建水县城15公里,“要不进城开个店吧,既能把水果卖出去,还方便照顾在城里上学的孩子。”夫妻俩商量。
2010年,李兴平在建水市区租了一间铺面开杂货店。小店除了经营副食,也卖水果。在建水县烟草专卖局客户经理的帮助和指导下,李兴平和杨连辉的销售经验逐步积累,小店的生意很快有了起色。
夫妻俩分工协作,李兴平负责果园管理,杨连辉负责看店。四季轮回,小店里都有应季的新鲜水果销售,光顾的顾客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顺当。李兴平根据消费者的喜好需求,不断增加种植的品种,果园的种植规模也慢慢扩大,最多的时候种植了60亩。
日子富裕了,李兴平夫妻不忘乡邻。在李兴平带动下,幸福村的规模化种植不断增加。田间地头,到处都有李兴平的身影,热心传授种植技术,成了村里人的“技术顾问”。
近两年,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家里的多半是中老年人。李兴平把大家召集在果园里做活,梳果、修枝、浇水,让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增加收入。
55岁的马乔仙是马家冲人,由于丈夫患病,子女又不在身边,马乔仙在李兴平的果园里一干就是8年,“活计不重,离家又近,每年3万多收入养活我们老两口,也为子女减轻了负担。”谈起自己的这份工作,马乔仙充满感激。
去年,李兴平种植45亩葡萄,由于疫情影响,亏本近20万元,在困难的时候,李兴平按时给工人发了工资。“乡亲们都不容易,钱可以再赚,但信誉不能丢。”李兴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20年,凭借自己的努力,李兴平在城里买下了一套房,把父母接进了城里,子女得到了更好的教育,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明年计划做些种植品种的改良,更好地跟上市场需求。”对于未来,李兴平充满信心。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