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徐建文,出生在七十年代初,用当今网红的话说,我们这个年代是最受伤的年代。我父亲是个拥有38年教龄的老师,我有兄弟姐妹七人,我排行第六,快九岁才上了小学一年级,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条件,成就了我过早成熟,但与哥哥姐姐相比,我还算是幸运的,吃的苦少一点,读的书多一点。
有梦想,才会有奋斗的动力
1990年高考落榜的我,带着军校梦入伍到了福建省的平潭岛海防部队服役,当时海岛环境十分的恶劣,平时气候十分的潮湿,战友们得风湿关节炎的人比较多。部队用电是靠一台柴油发电机维持,用水也比较紧张,水井里的水少了抽不上来,一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战士们抬水喝,一年到头洗不到一个热水澡,在新兵连的时候我都曾经有过当逃兵的念头。但一想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梦想时,只有忍耐和默默的承受,心中时刻念叨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自己不断的给自己打气、鼓劲。平时别人在打牌、聊天、看电视,我一个人在搞训练、学文化,中午别人在休息,我在背教案,晚上熄灯之后,我一个人在排长的房间里看书,经过刻苦训练和努力学习,我一直是连队的学习、训练双标兵,同年度兵当中我第一个入党、第一个从新兵直接当班长。
1993年8月,我如愿以偿的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军校——南昌陆军指挥学院,实现了解放鞋换皮鞋,两个口袋换成了四个口袋的衣服,当时心中就想: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为家庭、为父母争了光、添了彩,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成绩来之不易,幸福才刚刚开始。1995年7月我按期完成学业,毕业被分配到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的海防第五十团,我清醒的认识到:一个人要做到全面发展,才能适应未来转业之后回到地方工作的需要。于是我一直朝着把军事做强,把政工做精的方向努力工作,相当于一个人干两份事情一样,时间从哪里来,只有从休息时间里挤,从睡觉时间中减,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到2008年,我历任排长、副连职作训参谋、连长、副营长、作训股长、营长等职,个人荣立四次“三等功”,被南京军区评为“四会”教练员标兵荣誉称号。回想部队从戎19载,奋斗的足迹中,来时路上撒下了无数的汗水,成就了坚强的意志,培养了适应各种工作的能力。
2008年12月我转业回到了江西省新余市烟草公司工作,完成了从一名现役军人向普通百姓的兑变,从一个梦想向另一个梦想的华丽转变。
有兴趣,才会有工作的快乐
俗话说:一个人干任何事情,有了兴趣爱好就等于工作成功了一半。转业回到烟草工作之后,我能够充分发挥在部队工作的阅历和经验,发挥部队大熔炉培养了我广泛的兴趣爱好优势,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发扬部队长期锤炼的能吃苦、能战斗的精神,时刻铭记“退伍不褪色”的铮铮誓言,永远做一块普通的砖,哪里需要哪里搬。2008年12月转业至今,已有12年了,我因工作需要,换岗6次,都能够做到服从组织安排,做到革命战士哪里需要哪里搬,到任即工作,没有适应期与过渡期。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一个企业的干部职工都应该要有一种敬业的精神,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不可能做到人人挑岗位,只有人人适应岗位,不能因没兴趣而干不好工作,兴趣是1%的天赋加99%的后天培养。
转业之后的12年里,我一直奉行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完成,把事业当作工作来做,坚守着“我工作我快乐”的人生观,用激情和乐观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同事。12年里,我坚持每天提前半个小时到办公室,梳理过去一天的工作,准备新的一天工作,做到工作有条不紊。由于一直在办公室工作接待任务比较重,在专卖稽查岗位工作时间没规律,在党建、工会岗位工作量比较大,加上个人有写作和摄影的爱好,我一直坚持每个星期双休日利用半天时间加班,或者到市场对零售户进行采访、写作、投稿等,或者参加社区的各种公益志愿者活动。在部队的19年,我被身边的领导和战友称为“老黄牛”,回到地方工作的12年里,我还是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的耕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老婆曾经也对我有看法,说我不顾家,老是工作工作的,久而久之,她拿我也没办法,慢慢也就适应了。从内心来讲,我还是愧疚于妻子和女儿的,在部队忙的时候,早出晚归,早上出去时女儿还在睡觉,晚上回家时女儿早已入睡了。本想回到地方工作之后,能够有更多的时候陪伴她们,但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我,也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希望余生能够给予她们母女俩多一些补偿。
有爱心,才会有正能量的行动
常言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大爱无疆,弘扬社会正能量,庚续爱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父亲从小就教育我们兄弟姐妹几个,要我们行德积善,多做好事。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做一辈子好事就难,难就难在坚持。有献爱心的思想,才会有正能量的行为,在部队19年的正能量教育,培养了我正能量的思想。转业之后,我就一直与暨阳社区进行互动,后来作为在职党员第一时间回归社区,并担任了青春家园(仙太家园、碧水阁)小区的志愿队副队长,后来任队长,平时主要利用双休日时间,带领党员为小区解决矛盾、排查安全隐患、打扫卫生、到社区幸福书屋值班、帮扶社区的困难家庭和留守儿童、支助贫困大学生上学、一年参加义务献血1-2次等等,如:社区困难户彭细英一家,我带领支部党员从2015年一直帮扶至今。还有就是从2008年至今,我一直照顾战友的父母(也是亲戚),每月或节假日都会买东西去看望,有病送医送药,13年如一日。记得有一次周六,我自己胃病发作,痛的直冒冷汗,中午休息的时候接到电话,说老人家发烧说糊话,天正下着暴雨,我二话没说,忍着痛,开车到罗坊把老人接到新余人民医院,挂号、入院、作各项检查,一趟下来四、五个小时,累的两眼直冒金星,一直等到他外地的儿子回来,我才离开。13年间,像这样的事情也不知多少次了,两老口逢人就夸 “说我比亲儿子还亲”。
2020年,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几乎让所有人的工作、生活停摆,现在想起来都记忆犹新,沥沥在目。大年初二我收到血库告急的信息,马上就到固定点洪克隆超市门口义务献血,初四就接到暨阳社区汤书记的电话,说疫情来了,志愿队长开始要组织回归党员对外来人员和车辆进行排查,搞好疫情防控宣传。疫情就命令,防控就责任。我马上组织回归党员认真对周边的宾馆、酒店和外来车辆认真排查,同时也发现周边还有华能、花矿、渝水区农业局家属楼和仙太家园、碧水阁等五个无物业小区。是进是退,管还是不管,在这关键时刻,心想:“我曾是一名军人,又是一名28年党龄的老党员,在疫情面前,在困难面前,在群众急需要党员的时候,我们应该无路可退,必须勇往直前”。因此,我爽快的答应了汤书记,接下了这一纸战书。
战鼓擂,旌旗飘。疫情防控战役已打响,接下来该怎么做?我应该拿出当年在部队指挥全连、全营训练的作风,投入到抗击疫情当中去。刚开始妻子不理解,认为疫情来的凶猛,传染性强,女儿又面临高考,整天都在小区来回跑,不顾家没关系,如果一旦被感染上了,后果将是不堪设想。为了规避风险,我二话没说,单独一个人直接住进青春家园小区内(之前女儿因高考和妻子租房住在四中对面小区),半个多月一日三餐吃方便面,忙的时候一天只能吃上两餐,九、十点钟吃晚饭是常有的事。抗击疫情工作十分繁重,但我始终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整合资源,定人定点进行“死守”,我每两天轮一次夜班,坚持每天晚上查岗。期间,我组织人员对5个无物业小区进行定期消毒,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搭建帐篷5顶,张贴公告、发放宣传单480余份,劝阻进出车辆40余辆,人员80余人次,打印各类登记表160余份,调整、制定轮流值班表40余份,发放应急口罩400多个,大大减少了人员和车辆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当时,第四医院是新余疫情的重灾区,我就负责对医院南北门的2个门卫进行“1+1”的监管,建立健康台账,每天打一个电话,咨询身体健康情况,了解是否有咳嗽或发烧等。每次打电话“喂,我是社区回归党员,你今天量了体温没有?不发烧吧?身体状况还好吧?”半个月下来,接电话的都有点不耐烦了。
当时妇幼保健医院有一名医生,晚上临时到翰林院自己的房子来了一趟,出现咳嗽发烧现象,打电话到急救中心,社区反馈信息后,我们第一时间做好应急预案,从晚上7点多钟一直等到凌晨1点多救护车才把人带走,我和社区的工作人员马上紧急关闭该单元,张贴二维码、建立微信群,发出预告通知,做好心理疏导,在别人“怕”“躲”的情况下,我积极应对,在群内发声,安慰居家隔离人员,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主动将生活必需品送进楼道,通过微信协调大家有序领取,并且每天在微信群发出正能量的声音,稳定了隔离人员的情绪。
2020年,我被社区评为“最美逆行者”,被市直工委和市委组织部分别评为“党建+疫情防控”在职党员回归社区先进个人,我所带的翰林院志愿队被评为先进志愿队,9月我被新余市委、市政府评为“新余市劳动模范”,2021年1月被全国烟草行业评为抗击疫情先进个人。荣誉与身边所有的同事、志愿队在职回归党员和志愿者给我工作上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分不开的,与所有领导对我的关心关爱分不开的,与组织上对我的培养是分不开的,荣誉只能代表过去,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
阳光总在风雨后,回首抗击疫情过程中,共产党员全部回归社区参与抗疫,成为中坚力量,伟大的中国抗疫精神,体现了中国制度的自信。我,作为9000万党员中一份子,只干了一些自己份内的工作,离合格党员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在下一步的工作、生活中还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向身边的先进学习,继续迈步前行。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