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膜清理后,烟田真干净,旋耕机耕起地也轻松。”近日,在湖北利川市元堡乡元堡村的烟田里,烟农们一边忙着烟田冬耕,一边分享着农膜回收后的畅快。
烟农正在收集废旧农膜。覃永生 供图
为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废旧农膜对烟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利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低碳生产、清洁生产,探索废旧农膜回收模式,创新置换方式,建立长效回收机制,使烟叶产业绿色发展的底色更加鲜明。
2016年以来,利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严格落实相关指导文件,通过优化回收流程、落实回收计划、制定验收标准、明确补贴政策等手段,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废旧农膜回收模式。
该局主要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每年以2万亩以上的回收推广计划落实到全市植烟区,累计覆盖面积19.2万亩,回收量超过了1500吨。
这一举动,不仅促进了废旧农膜资源的回收加工再利用,还显著减少了烟田污染,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有力支持了烟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以前,我们用完的地膜随意丢弃,现在不一样了。”南坪乡塘坊村烟农滕达笑着说,“不仅减少了环境负担,还让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2024年,利川市烟草专卖局与该市农业农村局合作,通过第三方专业化服务合作,创造性的使用了“以旧换新”方式,鼓励农民参与废旧农膜的回收工作。
利川市农业农村局环保站负责人说,“这不仅让废旧地膜变废为宝,使烟农受益,也改善了环境质量,一举双赢。”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除了烟草行业的回收外,通过“以旧换新”方式新增加回收废旧农膜550吨,涉及面积达5.5万亩以上,为烟农增收超过135万元以上。
“看到自己亲手收集的农膜变成新物资,心里特别有成就感。”滕达补充道。
为确保这项工作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利川市烟草专卖局还致力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对农膜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管,确保农膜厚度标准,积极推广科学合理的回收流程,提高农户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院子会、微信推送、入户走访,致烟农一封信等方式,向烟农普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